浅谈活动情境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杨倩
[导读]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杨倩
        烟台工贸技师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成为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创设活动情境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合作、互助的课堂氛围中快速、准确地行文。
        关键词:中职 应用文写作 活动情境法
        活动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应用文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模拟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而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的教学方法。
        一.活动情境的理论基础
        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他认为教育本身要启迪学生的生活经验。“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经验论的基石。这一概念有两层意思,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的实践过程,教育的本质就是生活,是参与、是实践。
        2.苏霍姆林基的“面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苏霍姆林基倡导“让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他认为,学生不可能一直待在学校,他们是要走向社会的,如果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他们就无法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真实成长。
        二.活动情境教学设计思路:
        1.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活动情境
        在活动情境教学中,教师应联系教学内容,选择与课程相关的活动。教师下达的教学任务要难易适中。要易于学生完成,又要具挑战性。如:在《会议记录》的教学中,布置学生以一次班会为例,进行记录。活动情境教学,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了即时感。
        2.依靠情境,分角色扮演
        根据设置的活动情境,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如在《求职信》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招聘方和求职者,作为求职者的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下,招聘方人员、求职者全都有学生扮演,这时候每个同学变成不同角色,处于不同位置,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角度。就知道求职信该如何写;而扮演招聘方的学生也知道了在写求职信的过程中该注意什么问题。
        3.教师把握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活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师、教材和学生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活动情境中,会出现学生的活动可能会超出预先设计的内容,或者超出教材进行讨论。对于超出预定教学计划的活动,需要教师把握好度。活动情境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精心准备与组织,但课堂讨论的尺度也很重要。对于在课堂活动中,超出预先设计的内容,教师要适时的调整。同时,在活动情境教学总结阶段,要做好对角色扮演者表现的客观评价,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还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需要。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参与度不同。在活动情境的课堂上,要加大关注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4.在试验期间,得出适用于活动情境的应用文种有:求职信、函、会议记录、证明信等。
        三.教学案例(以求职信为例)
        案例一:
        求职信
        一、导语:利用多媒体,展现近几年来招聘会火爆现场的景象。教师说明情况,每年毕业生的数据,就业形势的压力,严酷的职场竞争等。学会怎样推销自己,是求职成功的关键。推销自己,那就是学会写求职信。这是我们就业之路上的第一道重要关口,是我们进入社会找到自己位置的第一块敲门砖。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写作求职信,学会推销自己。


        (一)模拟招聘现场
        在教室内布置招聘会场。
        划分小组:大体上可设置招聘组与求职组。但在求职组中,因情况不同,又可分为知情应聘组和不知情应聘组以及评判组。
        对各小组布置任务、提出要求,用多媒体展示。
        四个小组的人员准备好笔和纸,在指定位置就座。
        活动规则(活动前,教师将规则加以说明):
        A、知情应聘小组:即小组成员在知道招聘单位的有关招聘条件、要求、岗位的情况下,按照你自己具备的条件,如特长、能力、学历等,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各种证书等,写一份应聘提纲,并说明为什么要应聘这个岗位,如果用人单位聘用或不被聘用,你各自将如何做?
        B、不知情应聘小组:即该小组成员在不知道聘用单位要招聘什么岗位,需要又怎样的条件,对应聘者有哪些要求等的情况下,个人根据自己的专长、能力、学历等,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各种证书等,写一份应聘提纲,并说明为什么要应聘这个岗位,如果用人单位聘用了或不被聘用,你各自将如何做?
        C、招聘组要对应聘组人员在其应聘时的各种表述做出自己的评判。评判的标准,就是依据招聘启事中的岗位、要求、条件等,对两组应聘者表达是否得体、自己各方面的条件能否胜任、内容是否属实、重点是否突出、要求是否合理、应聘的岗位是否适宜等。
        D、评判组既要评判应聘组,也要评判招聘组。对招聘组的评判,主要看其评判是否合理、是否准确全面,有没有遗漏等;对应聘组的评判,主要看其不足之处,如表述是否有说服力,哪些话该说而没说,哪些话不该说而说了等。
        E、各个小组的人员按自己的角色做准备,然后按顺序开始招聘活动。
        F、教师活动后总结:刚才我们模拟了招聘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是求职信,也就是我们求职者为了谋求一个职业而写给招聘用人单位的。它的特点:一是分知情与不知情两种,前者一般称为应聘书,后者则称为自荐书;二是求职信必须真诚实在;三是求职信要态度诚恳谦虚,并注意应有的礼仪礼貌;四是在求职信中,要把自己所具备的各种优势,以及各种特长、专业、能力等,表述清楚,这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重点所在,同时还应明确你应聘的岗位,提出自己的条件等,还要对自己求职的理由进行一下说明。
        (二)案例分析
        1.多媒体投影一篇有问题的求职信(略)。
        2.小组讨论,找出问题。
        3.小组发表看法意见。
        4.教师引导,完成修改任务。
        四、作业:写一篇应聘书或自荐书,注意上面我们讲到的内容方面的要求,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四.教学评析:
        (1)活动情境的设置增加了即时感,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身临其境。活动中,招聘方人员、求职者全都有学生扮演,这时候每个同学变成不同角色,处于不同位置,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有不同角度。
        (2)活动情境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精心准备与组织,但课堂讨论的尺度也很重要。对于在课堂活动中,超出预先设计的内容,教师要适时的调整。同时,在活动情境教学总结阶段,要做好对角色扮演者表现的客观评价,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还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需要。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参与度不同。在活动情境的课堂上,加大对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关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李吉林.情境教学与实验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张玉民.有效教学情境创设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冯卫东.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杨松山.高职院校财经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