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究--以中职纺织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代晓玲
[导读] 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就需要提高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等。
        代晓玲
        江苏省苏州丝绸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就需要提高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专业能力等。教学能力大赛为教师能力认知、能力提高以及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教师通过教学能力大赛,在学科认识、教案设计以及课程呈现等方面获得提高,进而逐步获得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学能力大赛;教师专业发展;中职纺织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轮训等举措进行了明确和细化[1]。这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要求。有些教师接受了职前教育培训并取得了合格的教师资格认证,但并不意味着就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为适应教育的需求,教师要不断发展[2]。教师专业能力包括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3]。教师要获得专业发展,就需要提高专业能力。教师通过教学能力大赛,在学科认识、教案设计以及课程呈现等方面获得提高。
        一、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伯顿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包括求生阶段、调整阶段以及成熟阶段[4]。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阶段的老师所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也不同。求生阶段:教师更多关注学科教学、技巧改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处于求生阶段的年轻教师,处于职业适应期,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熟悉度的提高和教学技巧的精进有需求。调整阶段:教龄在2~5年时期,教师更多关注教学技巧的精进与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成熟阶段:在教龄5年以上的教学时期,教师不断追求和尝试新方法,更加关注学生,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处于成熟期的教师,在职称晋升、寻求新方法上有需求。另外,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力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学历越高的教师利用微博、公众号等网络渠道以及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等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年龄较轻的教师运用自媒体的教学能力更强。
        二、立足教学大赛,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大赛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供了契机和方向。通过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仔细研读大赛比赛方案,确定参赛项目,准备参赛材料,在准备大赛过程中不断修改研磨,学习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以适应于实践教学。
        “机织物面料分析”课程设计理念是培养应用型纺织面料分析专业人才,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在教学设计中,打破纯理论的知识传授方式,着重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以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为完成工作任务而进行整体课堂设计,具体内容如下[5]。
        1.课前准备
         通过学习通(超星泛雅平台)发布任务,学生去东方丝绸市场采购面料或者面料室选择面料。教师需要熟练运用信息手段,需要了解学科与市场的关系,善于利用当地市场优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2.创设情境,课程导入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这需要教师将课本内容和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将学生带入到职业情境中来,培养职业思维,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确定任务和任务实施
        确定任务后,如何实施并完成任务是教学内容的设计重点,涉及到多媒体、视频等信息手段的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体现了教师的设计理念,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极大的考验和锻炼。
        4.总结评价和拓展延伸。
        学生完成课程任务后,除了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还引入了企业专家的专业性评价,以确保学生的操作更加规范,更接近生产实际的要求。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达到知识的内化。


        5.课程反思
        教学设计需要在课堂中呈现和验证,教师在授课后需要反思教学设计优缺点,改进不足,进一步应用于下一次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这是一个“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学设计-课堂呈现-反思-教学设计-课堂呈现”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三、以赛促教,探寻专业发展策略
        古代智慧中“应教为学”是指老师应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统一起来。现代社会,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教学与研究两件事合二为一。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6]。参加教学大赛,使得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对所选项目的精准解剖,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有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进。通过“实践—反思—吸收—消化”:自我实践,反思,总结,案例研究,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轨迹,是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7]。
        1.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手段的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熟练运用学习通APP、泛雅平台、雨课堂、智慧职教等多媒体手段,具备基本的图片编辑、视频编辑能力,将下载播放、建课、投影、录屏、录制视频等融合起来,使得合适的教学内容匹配合适的教学手段,兼具准确性和创新性。团队协作有助于教师教学设计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博采众家之长,实现1+1>2的效果,使集体合作的效果最优化。
        2.科学的育人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注重理念先行,坚持“做学教合一”、“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教学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中去。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接受新思想,熟悉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了解思政内容,将思政与教学理念很好地融合,突出学科特色。
        3.扎实的专业学识、娴熟的教学技术
        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对所授内容精准的了解。如此,才可以对相关内容作出合理的设计,为每一个环节进行丰富的设置;在课堂呈现时,娴熟的教学技术则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设计进行合理的呈现。
        四、小结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虽面临不同的问题,但都有专业发展方面的追求。尤其是处于求生阶段、调整阶段的教师都有专业发展有着强烈的追求,希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教然后知困,知困而后知返”,并在不断实践中反思,提高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大赛不仅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与意识,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亦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当然,距离成为一位专业能力高的成熟教师还有很大的空间,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实践-反思-实践”循环反复,逐步获得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2019.
        [2]商应丽.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创生[J].现代教育管理,2018(5):74-79.
        [3]汪蓉.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需求关注的质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9):28-43.
        [4]郑志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PCK考察与教师PCK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3),65-70.
        [5]马亚琼.以赛促学”模式的广告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以“广告策划与文案写作”课程为例[J].传媒教育,2018(12),84-86.
        [6]王鉴.论教师专业发展之“教”与“学”及其关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11:104-109.
        [7]李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9(6):36-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