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文化在中职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刘伟娜
[导读] 红色革命文化是革命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
        刘伟娜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130000
        【摘要】红色革命文化是革命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珍贵财富,红色革命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品格塑造以及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生时期,红色革命文化对于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巨大影响。而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红色革命文化    语文    实践    探索
        【正文】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精神的滋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中感受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通过研读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今这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体认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一、红色革命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1.1重视红色革命文化
        在中职阶段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和基础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正确的指引。众所周知,中职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它不是简单的为了教授学生识字,读书, 还能让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得到传承,更能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得到增强。所以红色革命文化与中职语文的现结合,不仅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积累有帮助,而且能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身上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知识深度的点染,精神品质的滋养。
        1.2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它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具革命纪念意义的事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革命精神。所以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了解物质文化,还要将非物质文化精神贯彻给学生,让学生去了解,去继承革命精神。其中对于物质文化,教师可以根据所处的地域特点,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去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纪念场所,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给学生讲授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加深了解活动背景和英雄人物的事迹,使其感受当时旧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而非物质文化革命精神,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文章作品,在“知”的基础上去体悟“情”,进而形成“意”,最终达到促其“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自觉传承、践行革命精神。


        二、红色革命作品的学习策略
        2.1设置学习模块,感受红色精神
        中职语文教师要重视教材中的红色革命传统作品,引领学生有计划地设置学习模块,重组课本中的革命先辈的名篇佳作,在阅读与欣赏中研习作品,同时联系所学专业,拓展学习内容,补充有关革命的诗歌、新闻、歌曲、影视作品等资料,让红色革命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精神品德。
        例如在学习红色革命作品阅读与欣赏模块——《我爱这土地》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作者艾青所处的抗日战争的年代背景来讲述。日本侵略者连续侵略我中华土地,在我国土地上肆虐妄为,摧毁中华人民战斗意志,但是中华人民还是在奋力抵抗,驱逐侵略者。满怀爱国情怀的艾青,面对国土沦丧,山河破灭的景象,发出内心的呼唤他用“假如”来领起,以一只鸟作为意象,在用沙哑喉咙吟唱着它的内心,从生前的呼唤呐喊转到死后归于土地的鸟儿,表达了作者深沉、炽烈的爱国之情。学习时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在配乐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那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年代里战争的残酷和诗人的爱国情怀。这对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珍惜今日的和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2创设学习情境,了解红色历史
        在这个和平安逸的年代里,一些学生对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没有多少了解,缺乏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深刻认知。因此教师通过红色革命作品的讲授,来让学生去了解革命历史,深入学习革命志士及广大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英勇斗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思考现在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得来不易。
        例如在讲《荷花淀》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在线上观看白洋淀的宣传片,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给学生创设一个静谧美好的学习氛围,然后从《荷花淀》的写作背景讲起,在阅读的基础上,感受女主人公——水生嫂,这样一个心地善良,传统的农村家庭妇女的故事。当她面对丈夫突然离家参战的情况时,她虽内心万般不舍,但也毅然顾全大局。对于经历过战争的她来说,她更能体会到丈夫的抗战事业的艰辛,也在战事中不断地成长,最后加入到了抗战队伍中,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而男主人公——水生,更是为了抗日战争可以奉献一切,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战士,同时还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让学生在学习《荷花淀》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士去感受主人公那种不畏身死,投身抗日战争,心系国家的爱国情怀。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寻找相关的影视资料给学生观看,从而让学生研习思考战争中的女性形象,在线上学习平台或微信群里进行讨论,深入体会她们的家国情怀。
        【结束语】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语言的应用,还有很多文字篇章背后蕴含着的丰硕的情感和精神。语文教育与之红色革命文化,如同一座重要的桥梁,它搭建起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精神品质。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在战争年代生活的艰辛,更为重要的是铭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毛福革.探究语文教学的情境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89-90.
        [5]安谈鹏.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