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中心学校 海南省东方市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新概念的引领下,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改善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诗词的特点,传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瑰宝。而小学教育更加偏重于启蒙教育,语文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广大同仁带来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优美、押韵、丰富的文化底蕴传承至今,成为我们民族最具特色而又极具智慧的财富,所以加强对学生古诗的教学意义深刻,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是很多教师的一大难点,由于学生年纪较小,对诗词的逻辑性、内涵性有着潜意识的不足,而且学生现阶段存在的差异性较大,各种因素阻碍着古诗教学的推进,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按照诗词的沿设路线推进,先了解诗人,再去了解古诗的题目,最后了解诗意,而这种固有的老旧教学模式使学生变得机械化,课堂过于沉闷,严重阻碍了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缺乏生机和趣味性。
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自身个性特点,进而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一、古诗在现代教学的意义
古诗是历史留给民族的财富,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历史,彰显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与众不同,就好比西方国家的文化代表是雕塑,而我国最有力的文化代表就是诗词,古诗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中华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是中国历史的精华[1]。
古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更是民族崛起的精神支柱,古诗经历了历史的蹉跎,传承至今,始终没有失去其本质性的内涵,见证了民族的荣辱兴衰,伴随着民族的成长,鼓舞着一个民族勇往直前,所以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去传承、发扬,在世界文化的碰撞下,我们要时刻坚守民族优秀的传统,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古诗文素质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教师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也应该如此,古诗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正确地解读词句,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古诗文的文化素养,只有自己储备足够的知识底蕴,才能引导学生去真切的体会古诗的内涵和诗意[2]。
为提高教师古诗文素养,在这里推荐大家可以阅读一些关于诗词的书籍,比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唐诗鉴赏辞典》等书籍,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加以深化,加强积累,久而久之,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教师正真地有诗词素养,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
(二)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言约义丰,每一句诗词都有着深刻的含义,更需要我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去品诗词联想情境,体会诗人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古诗词中内涵丰富的情感、抒发着民族的真切感受,以多种情感的表现方式来寄托中心思想,如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咏史寄兴等等方式,而且诗句中会用到何种映衬渲染情境的手法,内涵层层深意,所以这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联想、想象能力,才能去更深刻的学习、体会古诗[3]。例如在学习《江雪》这首古诗时,学生只能浅层的了解到诗中的广阔景色,想象出满天飞雪的情景,在寂静的环境中一位孤独的老头正在垂钓,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此时的情景,结合诗人历史背景,对整首诗进行分析,进行情感引导,进而引发出诗人在官僚中几遭打击仍能恪守节操的品质。而这样的联想式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对诗词理解更加透彻。
而教师的一味讲解并不能替代学生进入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对于诗词中的世界,只有学生自己去理解和体会,才能切实感受到作者的真实感受,老师只不过是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给予相应的启发,让学生发起联想,引发诗人与学生的对话,实现诗文意境的构建。可见联想和想象对古诗的学习至关重要,是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催化剂,教师要加以利用,正确的去引导学生。
(三)调动多种感官,读出诗的趣味
每一首诗都像是一幅震撼人心的风情或是一场耐人回味的故事,传统的古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死记硬背中并不能得以长久的存留,所以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不如让学生将其诗词中的画面、古诗寻找出来,画一画、讲一讲,既能够切合诗文的意境,还能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独特性,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将学生、作者、诗境相串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能力[4]。如在学习《锄禾》这首古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演示出古诗中农民伯伯的情景,烈日炎炎之下,边擦汗边干活,再让几个同学在旁边演示出吃饭浪费粮食的情形,再让饰演农民伯伯的学生用愤怒的口语说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将古诗情景进行饰演还原,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引发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表现欲强盛这一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加利用表演的这种形式,来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让孩子对古诗有深切的理解,所以把诗词转化成有故事情节的肢体表演,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古诗的喜爱,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三、个性朗读,情感投入
一首古诗具有时代背景,而且表达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而对品鉴的人而言,在对其进行朗读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教师若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并非一件易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所以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阅读方式,以至于对诗词的理解也存在着不同,所以学生对于阅读,是个性心理的行为[5]。
而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朗读中感受诗情画意,在阅读中品鉴诗词,在阅读中感悟人生,所以在现在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用心朗读诗词,让学生用心去与作者交流。例如在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当学生在朗诵的时候,教师要引领学生注入感情色彩,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彰显出爱国意义的情怀和报效祖国的决心,进而加深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也培养了学生爱国意义的情怀。
而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把握时机,提出问题,给学生自由言论的机会,各抒己见,谈一谈在朗读之后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阅读中感受古诗,从说中提高对古诗的理解。所以培养学生有个性的进行朗读古诗,对其学习古诗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能力,合作探究
随着年纪的增长,小学生会形成与自身相符的价值观念,会有自己的思想和做法,甚至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践行新课改的理念,落实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自身具有的潜质[6]。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如在学习《赠汪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找出不会的字词,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且试着用简单的语句进行描述。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再让同学们评价出认为描述最好的一个组,进行赛制性的竞争,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古诗的印象。
比赛完成后,要继续引导学生进一步对古诗的理解,通过以上的交流、合作学习,学生依然对诗词有了概念性的理解,而对于古诗深层的内涵还需教师启发性地教学,所以教师可以再次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诗文中“踏歌”是怎样的一种行为?桃花潭的水真有千尺深吗?再次进行一番探讨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试着去回答,把学生的思维尽可能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古诗的学习之中,最后教师要进行总结,给予标准的答案,这样语文古诗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
五、结束语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任重而道远,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在不断的更新,教学方式在不断完善,教师要紧跟潮流,努力学习,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精心研究,提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质量,立足课堂,全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阅读鉴赏古诗的能力,做好学生的引导者,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对古诗的学习,使学生喜爱古诗,感受中国古诗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古诗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梦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26(20):177-177.
[2]刘雪.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19, (1):51-53.
[3]申舒.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探讨[J]. 好日子, 2019, (5):1-1.
[4]赵素莹.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析[J]. 新作文:教研, 2019(7):189-189.
[5]李聪敏. 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1):183-184.
[6]钟燕. 浅谈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的创新策略[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2):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