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杨李铃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杨李铃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民族中学  663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学校也在紧跟国家的步伐,抓紧对教学方式做一个全面的改革。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学 音乐欣赏 有效教学策略 实践与思考
引言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有力地渗透到人心灵的深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指出:“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地体验到蕴涵在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使他们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从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一、目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尚未转变
        就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实际来看,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其教学理念并未及时转变,也未能深入探究音乐教学的深层意义。在音乐教学课堂上,将音乐理论知识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实际上很难达到预期的音乐教学目标,无法起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初中音乐教师对初中生的实际需求视而不见,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赶教学进度,将直接影响初中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缺乏艺术情操的培养
        由于当前应试教育对我国初中阶段教学仍有着深远影响,以至于学生、家长都不是非常重视艺术课程,甚至还有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喜欢艺术的行为非常排斥,认为他们这样耽误了学习。在没有较大学业压力时,部分初中生可能会有兴趣、有时间学习艺术,并且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但是到了初三这样有着较重学业压力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让学生放弃艺术爱好,而部分初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满足家长需求,也会减少音乐等艺术学科的教学时间,直接导致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中学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打造音乐氛围
        良好的氛围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这门课程的兴趣。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或视频,使单一、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另外,在音乐赏析、歌曲演唱、乐理讲解等方面,单一的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展示和音乐播放,营造优美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拥有良好音乐体验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乐理知识。

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比翼双飞的伤感视频,营造出沉郁的氛围,然后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中的浓浓哀思,以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音乐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实施艺术化教育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应摒弃非艺术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将音乐场景还原,一方面让学生对不一样的音乐美有所体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尽可能地恰当创设情境,如此才能够真正地起到画面辅助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对比教学,总结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两对比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对于不同风格、不同感情或者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音乐作品来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能够采用对比的方式来开展,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不同风格的具体特点,掌握更多的鉴赏方法。例如,在学唱《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引入《爱我中华》这首与它类似的歌曲。教师在学生都了解音乐背景的基础上,让学生逐一对照,分析出两首曲子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比如,相同点是这两首歌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不同点是《保卫黄河》是通过黄河来寄托感情,而《爱我中华》是直接抒发我们的爱国情感。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技巧,还能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利用信息技术烘托学习氛围、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对所学的音乐内容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究。以“我和你”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和资料展示,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思考歌曲的创作背景、曲目的旋律节奏、风格特点及创作意义等,让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待学生的发言,教师应予以适当的鼓励和纠正,再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最终结论。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思考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对于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言,音乐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时必须要思考如何对其审美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都渗透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内容,可以尝试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改编所学过的音乐章节,将充分的编创空间提供给学生,加深他们音乐理解。
结束语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未来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的音乐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开发出更多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瑛琪.中学音乐欣赏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A1):161-162.
[2]姜荣.浅谈中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20(11):71-72.
[3]张慧晶.提升中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J].科普童话,2019(3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