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期   作者:陈历朋
[导读]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何,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
        陈历朋
        新化县孟公镇中心学校   417605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何,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他们的语文学习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最为完善的教学方式,来达到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这样就能够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已经对事物有了较强的认知水平。而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当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则转变成了辅导者,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教师要采用最为合理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引导,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其中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达到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效果,就成为语文教师所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 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
        尽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过应试教育理念依然根深蒂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程度,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将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这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从而导致他们逐渐的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和写作相分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理念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教学期间只是培养学生对阅读和文章的分析,并不讲解写作技巧,一般仅是在教材中提出写作要求的时候才会象征性的进行写作教学,而这样阅读和写作相分离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把所学到的阅读知识合理的使用到文章创造当中,也难以深入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读写相结合。
二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
(一)确立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丰富学生写作方法
        过去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候,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去挑选读物,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过这却加大了阅读活动的无效性,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起不到任何的辅导作用。所以作为教师来讲,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爱好和他们的心智发育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挑选出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并要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写作任务。即通过阅读适合的读物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比如在讲到《植树的牧羊人》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大致的讲解,并要让学生掌握作者在创造时候的内心感受,让学生树立“幸福是一种状态而非心态”的观念,这样学生就能够对人生和幸福感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从而得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勇于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学生在产生了这些真情实感后,教师要借势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先是要让他们摘抄和背诵文章当中的经典词句,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然后要求学生围绕“人生”这个主题来进行写作,而学生有了具体的感受后,就能够创作出优质的作文,从而便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进行精细化阅读,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写作素材
        教师要讲教学资源充分的予以利用,融合多种教学素材,例如日常课本素材、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互联网中的优秀文章等,都是当前学校获取作文素材的渠道,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期刊的订阅,找出自己喜欢的文章并进行深耕细琢,教师要统一布局,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文章,并对这些种类的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行认真的讲解,以使学生能够深入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师生要共同就学生的作文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调整阅读种类,并让学生对文章的经典部分进行仿写。
        比如在讲到《雨的四季》这节课的时候,要明确仿写课文经典段落和文章写作技巧的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在熟读文章后,对喜爱的词句进行摘抄,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其独到之处,“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妩媚”。这其中,把水滴比喻成为了美少女,强烈的体现出了文章创造者是多么热爱春雨,并且还形象的展现出了春雨的特点,从而使文章的词句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和形象感。紧接着,要让学生就所掌握的词句进行造句。此外,还要和学生共同研究文章的词句特点,明确各个段落的中心句,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和所蕴藏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学会景物描写的方式。之后,让学生参照《鱼的四季》的描写手法,来创作一片有关景色的作文,这样一来除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的内涵和结构以外,还能够加强学生风景写作的水平。
(三)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想法,如果教师长期采用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教学,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缺乏写作的热情。想要加强学生的语言使用和情感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并使他们积累大量的素材。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读后感来加强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并还可举办读书交流会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多进行文章评论,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总结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使用脑图来对各种文体进行比较,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控制好对各种文体的创作,并且还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出现跑题的可能性,确保文体创造体系的完整性,进而得以使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比如在讲到《邓稼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该篇文章的人物描写风格,然后先从整体,再到局部,来对文章主人公的外貌进行描写,根据邓稼先的主要人生经历,例如“1948年前往美国”、“1958年进行原理单理论研究”,来加强学生写作时间线索意识,而且还要通过描述和邓稼先有类似经历的人物来进一步突显出主人公的饱满形象,从而就能够使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加具有条理性。在写作的时候,学生可以以自己最喜爱的人作为写作主题,可以是自己的偶像,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人等,以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相同风格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样一来便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初中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极为的重要,因此教师要采用读写相结合的教师方式,例如确立阅读教学活动的目的,丰富学生写作方法、进行精细化阅读,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写作素材,以及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等,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的读和写能力能够得到共同提升,从而加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丹.浅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和改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58.
[2]薛惠娟.试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J].新课程,2019(6):133.
[3]刘凯.初中作文教学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学语文,2019(12):72-73.
[4] 王丽君 .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