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秋明 (广西柳州鹿寨县拉沟乡中心校 广西 柳州 545600)
【摘 要】 安全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深入探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从而把安全事故降低最低点,为小学生茁壮成长提供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 校园安全 表现形式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12-011-02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自我认识能力较差,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很容易受到损害。比如,教师体罚学生、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学校黑车事件、学校踩踏事件、校园火灾事件、校舍倒塌事件等等给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诸多伤害。为此,落实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大宣传学校安全教育,完善相关的制度,提高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效率,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打造适宜环境。
二、小学安全事件表现形式
1.锻炼伤害
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由于课程特点决定,很容易引发碰伤和残废,甚至死亡,这和学生不合理的活动方式密切相关,再加上设备器材残缺不全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2.课外损伤
下课或者下学后,学生在走廊、楼梯、或者朝上玩耍由于自身不够细心或者他人打闹而引发的伤害事故。
3. 校外活动损伤
这种事故往往损害性极大,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这种类型的事故往往和学校设计、组织、实施不科学,安全意识不足而导致的。
4.上学或者下学伤害
这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包括到校前,离校后在道路上发生的伤害事故
5.自然灾害事故
比如,火灾、地震等等事故,学校要定期对学生自我救助和自我逃离进行教育,增强学生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6.交通安全事故
这是导致学生残废或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校安全管理不能达到的地方,引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忧虑,也和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有关。
7.网络安全
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网络问题引发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普遍管子,如果管理不合理会影响到学生茁壮成长,许多小学生迷恋网上聊天,网上游戏,以至于学生迷失自我,长此以往给学生身体和心理带来不利影响。
三、提高小学安全管理的途径
安全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重中之重,为了最大限度预防安全事故产生,首先需要严格管理,注重管理的细节性,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积极实践。
1.校风和制度建设
一个学校校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安全,一种良好的校风让师生、生生互相尊敬,谦虚礼让而不良的校风会加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弱小的学生依附于强大的保护,从而产生拉帮结派的风气。为此,学校校风建设应先从学校领导作为,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与赞赏;学校领导要带头弘扬正能量。学校的规章制度应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并全面实施。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评价体制,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进行拓展处理。形成矛盾调解服务,对家长、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矛盾进行化解,有条件的学校要配备保安,避免教师、学生受到校内外暴力行为的侵犯
2.安全预警
学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预警体制,着重解决那些突发事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把伤害事故讲到最低点。比如;学校灭火设施、药品、安全警告等等。
3.制止校园暴力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场所不是横行无忌的地方,学校应在预防校园暴力方面做足文章,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化解矛盾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4.安全教育
学校要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感知危害能力,遇到危害学会保护自己,认识安全的指示标记,在生活和学习中具备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
5.改善校园内外环境
公安机关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内外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了解,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对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要着重整治,对那些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处理,对那些不合乎法律规定的娱乐场所坚决取缔,加强对学校周围治安巡逻力度,尤其是在学生上学、放学、重点时间和重点路段进行重点巡逻,最大限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6.彰显校园保险作用
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瞬间性,难免会百密一疏,去除一些非人为性因素。笔者认为,校园保险在降低校园安全事故作用不可小觑,以保险的形式化解家庭和学校的经济矛盾,同时也是提高学校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
7.落实安全责任,加大责任追求力度
现阶段,我国学校安全管理的是政府监督、教育部门管理、学校负责、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家长参与的模式,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全方位和立体化实施“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的学校安全工作,这种管理制度,加强各个因素的责任,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应绝不姑息。
四、小结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不良的校园环境还是很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反而给各种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为此,校园安全管理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把这项工作抓好。
参考文献:
1 张燮;光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管理[J];湖南教育;1984年06期
2 张永君;;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3 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9年Z1期
4 王精忠;张杰;;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杨昊;;浅议学生安全教育[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格根哈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家长社会一个也不能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