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葛丽萍 陶娜 孙美媛 苏艳芳 许芳 杨洋通讯作者
[导读]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葛丽萍 陶娜 孙美媛 苏艳芳 许芳 杨洋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5月在我院初次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儿共52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两组患者均用门冬胰岛素按初始计量为0.5-1.0U/(kg·d)治疗,对照组每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观察组将胰岛素置于胰岛素泵中,将全天的总量分为基础量(40%)和餐前大剂量(60%)两部分,24小时持续缓慢注入体内。两组患儿均用药3个月,于治疗前后监测患儿FBG、2hBG、HbA1c的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患儿胰岛素使用的相关不良事件。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FBG、2hBG和HbA1c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34.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胰岛素泵;儿童;1型糖尿病;不良反应
 
1型糖尿病是儿童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多食、多尿和血糖升高,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儿童进食不规律,其控制难度较高,若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影响患儿眼、神经、心脏等多脏器功能损伤[1]。对于1性糖尿病的患儿,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延缓病情。随着科技的发展,胰岛素泵的使用得到逐步推广,因其采用人工智能控制,可连续皮下注射,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2],得到临床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获得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5月在我院初次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儿共52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男16例,女10例,年龄2.8-16岁,平均(10.7±3.2)岁;对照组患儿男14例,女12例,年龄5-16岁,平均(11.3±2.9)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的诊断均符合WHO中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肺、肾、消化系统等全身性疾病。所有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在入院后48小时内予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复查2次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纠正后,开始进餐并停用静脉胰岛素,之后与不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儿一样,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并予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3ml:300U,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J20100124]皮下注射治疗,初始计量为0.5-1.0U/(kg·d)。
对照组在每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观察组将胰岛素置于胰岛素泵(美国 MiniMed-712型) 中,将全天的总量分为基础量(40%)和餐前大剂量(60%)两部分,通过连接导管的皮下埋置针 24 h持续缓慢注入体内。胰岛素泵安装和使用由本科室有资质的医护人员专人负责,并指导教育患儿家属正确使用及护理。
两组患儿均采用血糖仪在三餐前后半小时及 2h、 睡前、凌晨三点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并根据以上结果调整患儿胰岛素用量。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均用药3个月,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监测患儿空腹血糖(FBG)、早餐后2小时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变化;统计两组患儿胰岛素使用的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血糖低于3.9mmol/L的非严重低血糖、血糖低于2.8mmol/L且伴惊厥或意识丧失的严重低血糖以及酮症酸中毒[3]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2013进行数据记录,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血糖控制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FBG、2hBG和HbA1c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果见表1。
 
3 讨论
儿童1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据2011 年 IDF 统计,全球约有49万小于15岁的1型糖尿病患儿,而到2015年,该数据已上升至54.2万,目前1型糖尿病患儿正呈2-3%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胰岛素泵是一种新型胰岛素给药方式,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向机体注射胰岛素,较传统的皮下注射,更符合机体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胰岛素泵还可以计算机体的胰岛素敏 感系数、碳水化合物比率等指标,从而更好地调整胰岛素剂量,即可以达到个性化胰岛素治疗。由于儿童饮食不规律,该给药方式更容易实施。本研究中,两组患儿均采用短效的门冬胰岛素,分别给予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发现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FBG、2hBG和HbA1c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34.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综上所述, 1 型糖尿病儿童使用短小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具有更好的效果,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瑾,赵彦,黄乐.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儿童 1 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天津医药,2015,43 (8) : 889-89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 ( 2010年版) [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 6) : 431-435.
[3]徐玉善,张文华,李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 4) : 305-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