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富马酸喹硫平和丙戌酸镁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2月12期   作者:李艳
[导读]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富马酸喹硫平和丙戌酸镁缓释片的疗效。
李艳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昆明650224)
摘要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中富马酸喹硫平和丙戌酸镁缓释片的疗效。方法 选取到我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8例,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锂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富马酸喹硫平片以及丙戌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和BRMS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和BRM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和丙戌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其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与BRMS指标上均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富马酸喹硫平;丙戌酸镁缓释片;碳酸锂缓释片;疗效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狂躁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发作的精神类疾病,病情易反复,患者多为女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具有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受损、认知功能偏低等特点,致残及自杀率较高,发病因素较复杂,难以治愈[1]。为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旨在研究富马酸喹硫平和丙戌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间到我院就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78例,并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20至64岁,平均年龄(42.6±8.9)岁,病程0.3至10年,平均病程(3.5±1.1)年;观察组,男17例,女22例,年龄20至65岁,平均年龄(43.5±9.6)岁,病程0.4至11年,平均病程(3.8±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明显差距(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满足《国际疾病分类(ICD-10)应用指导手册》[2]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资料无缺失;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二)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严重内分泌障碍患者;有严重过敏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碳酸锂缓释片进行治疗,口服,初次用药剂量300mg/d,1次/d,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在一周内将用药剂量增加到900mg至1200mg/d,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组采用AstraZeneca UK Limited公司提供的富马酸喹硫平片以及由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丙戌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口服富马酸喹硫片,初次用药剂量100mg/d,1次/d,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在一周内将用药剂量增加至400mg至600mg/d,最高剂量不超800mg/d;同时口服丙戌酸镁缓释片,初次用药剂量250mg/d,1次/d,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再一周内将用药剂量增加到每天750mg至1500mg/d;连续用药一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给予周期性血液检测,使患者血锂浓度保持在0.8至1.2mmol/L,并根据血检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减少患者锂中毒风险。与此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治疗,提升其应对能力,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和BRMS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判定:疗效指数在90%以上则认定为治愈;疗效指数在75%至89%之间认定为显效;疗效指数在50%至74%之间认定为有效;疗效指数低于50%认定为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后BRMS评分差/治疗后BRMS评分×100%。总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社会功能评定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从责任心、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10个方面进行评定,每一项设置三个选项,即轻度缺陷(0分)、确具功能缺陷(1分)以及重度功能缺陷(2分),当患者评定分数≥2分时则被判定患者有社会功能缺陷。BRMS(躁狂指数量表)从情绪、行为及言语等13方面啦进行评定,每个项目设置0至4分,得分越高说明躁狂情况越严重。患者治疗后随访半年,询问并记录患者出现头疼、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临床上认为该病主要是与社会、生物学、心理、遗传学等多方面有关。传统治疗该病常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和碳酸锂缓释片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长时间服用碳酸锂缓释片会出现神经系统等方面的不良反应,且在快速镇静方面的功效较差,导致临床用药受限[3]。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多种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用于临床,如富马酸喹硫平和丙戌酸镁缓释片等。富马酸喹硫平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同时是情感稳定剂,服药后与机体内5-HT、多巴胺D1、多巴胺D2受体相结合后具有抗抑郁之功效。丙戌酸镁缓释片在临床作为心境稳定剂,可提升5-HT水平,同时对γ-氨基丁酸转移酶进行抑制并降低其代谢,进一步使γ-氨基丁酸水平增加,是双相情感障碍疾病发作时的首选药物。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社会功能和BRMS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使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和丙戌酸镁缓释片联合治疗,其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更高,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与BRMS指标上均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晓鸥,琚明亮,巫珺,等.碳酸锂联合喹硫平对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11):1732-1735.
[2] 何海珍,梁昌权,郑先振.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J].黑龙江医药,2019,32(04):867-869.
[3] 高太波.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17):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