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章镇
莆田第一中学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素质化教育也自然不会例外,以微课视频的引进最为突出。对此,本文也将以高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微课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问题和优势,并探讨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信息技术;应用价值;现存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微课,主要是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以知识点或者是课堂主题为核心内容的简短教学活动,能够有效阐明课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方法演示和应用讲解的手段,把原本抽象的知识与具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短小精悍且操作便捷的鲜明特点。正是在这些优势的引导下,微课也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和重视,能够引导学生实现碎片化的学习,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有效对接。在素质化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之际,教师也应当有效发挥出微课的作用和价值,为学生设计更加生动且趣味的现代化课堂。
一、分析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微课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探究习惯,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憾。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平等且广阔的学习空间,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教学重点有大致的了解,形成整体的印象。而在课堂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把单元的教学分成不同的模块,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侧重性。例如,在学习与多媒体技术加工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把本章节的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小课题,包括多媒体的初步认识,photoshop的使用方法,视频制作合成,PowerPoint使用方法,多媒体作品发布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充足的视听体验。 其次,微课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计算机的分层教学。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的计算机操作熟练程度也大不相同,如果教师以满堂灌的形式强行引导学生,必然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对教学的难易程度进行分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自主选择。
二、分析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缺陷和不足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不同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是存在区别的,他们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度也有所不同,一些自制力良好的学生,会积极使用微课来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而那些约束力较差的学生,却往往会放松对自我的监督,只是随便浏览微课视频,根本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这就会限制微课作用的有效发挥。再加上,学生在过去都已经习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发展模式,如果他们突然接触自学模式,必然会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适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手足无措和力不从心。
同时,不同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所展现出来的水平和质量也是有差别的,虽然一些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优越,但他们却并没有熟悉微课视频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误以为微课就是对知识点的简单叠加,没有控制好视频的长短,这就与微课视频短小精悍的特点存在很大的出入。并且,部分教师并没有利用微课视频重点突出一个知识点,而是叠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他们的理解也会陷入一片混乱。
三、分析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方法
(一)做好引导和准备工作
如果学生在之前并没有充分接触过微课教学这一形式,那么他们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这种自学状态。而且,如果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他们在课下也很难观看完整的视频,甚至是会出现走马观花的情况。对此,教师就应当做好课堂导入的设计,进行适当的准备和铺垫,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配合各种课堂活动。例如,在学习与信息基本概念有关内容的时候,由于学生大多都是首次接触微课视频,所以教师就应当先为学生介绍微课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要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能够紧跟思路,做好笔记的整理。教师也要准备好与微课视频内容相配套的练习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要保证视频内容能够突出特定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另外,当视频播放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延伸,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习题,寻找知识点拓展视野和想象力[1]。
(二)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虽然微课视频能够突出重点的教学知识,但这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信息技术内容都能够通过微课来表达。例如,在学习与网络数据库评价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挑选,选择适合于微课形式的内容,然后在网上寻找资源,充实视频的内容,保证微课的质量。如果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缺乏经验和方向,可以先参照网络上优秀的教学案例,或者是引入情境和生活中的元素,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和精神,让微课视频的吸引力变得更加明显。例如,在学习与信息技术发展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加入一些特效,让学生感受到更加刺激的视觉体验。
(三)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教师需要在控制好视频长度的基础上,尽可能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趣,而不是要盲目追求趣味性,忽略了微课教学的本质。当下,网络平台上就有许多丰富的视频资源,许多视频的形式和种类,也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与认知规律,教师也应当适当予以借鉴,用趣味性的语言为学生展示出抽象的知识[2]。例如,在学习与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人工智能当做特定的人或者是事物,为学生介绍这一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呈现出知识点的意义,就好比,语音提示不仅可以启动空调,也可以自动调节室内的光线,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应有之策,也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铺垫工作的完善,内容和目标的设定,趣味性元素的引进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微课的应用方法,充分结合了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结合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教师也需要利用微课积极为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参考文献:
[1]乔峰. 探讨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黑河教育, 2020.
[2]刘军. 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化策略[J]. 基础教育参考, 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