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王慧
[导读] 素质教育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而具有明显教育意义以及价值的群文阅读的开展,不仅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有效弥补了原先阅读教学当中存有的不足。
        王慧
        大坪场镇完小 贵州省铜仁市 554100
        摘要:素质教育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而具有明显教育意义以及价值的群文阅读的开展,不仅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还有效弥补了原先阅读教学当中存有的不足。基于此,语文教师需注重对群文阅读的开展价值实施分析,并提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其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明确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形式开展教学,积极引导小学生高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从而使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整合以及开发和阅读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并经过不同教学方法,使小学生阅读到大量的文本,这不仅有助于开阔小学生自身的阅读视野,而且还能促使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及品位的提升。由此可知,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群文阅读的开展不仅能增强小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还能使小学生获得足够的具有议论性及开放性的议题,从而使小学语文的阅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丰富阅读体系
        群文阅读相较于单篇的阅读形式,将其运用于语文阅读的具体教学中,不仅能弥补传统化教学中的缺陷,而且还能为课堂阅读融入新活力。因此,语文教师想要确保学生的阅读体系的完善且丰富,除了进行单篇阅读的开展,还需开展整本阅读以及群文阅读,对于单篇阅读而言,其通常更注重精讲精练,但是却缺乏足够的阅读量;整本阅读虽然阅读量充足,但却需花费较长的时间[1]。因此,想要使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阅读到足够的文章,确保学生按时完成相关课堂上的阅读任务,语文教师就需注重群文阅读的开展,对单篇与整本文章的阅读不足进行弥补,以实现阅读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二)改善阅读效果
        群文阅读属于新兴的阅读教学方法,将该方法运用于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通常能有效改善传统阅读教学当中的不足。首先,群文阅读的开展改善了传统化阅读方式,其更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以促使学生通过阅读学会与掌握阅读;其次,群文阅读的开展,能够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具体教学时,教师需关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多讲,也不提出精细问题,只需掌握教学当中的关键点即可;最后,群文阅读的开展,更关注从课堂内外促进学生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小学生不仅需学习课堂上的相关知识,而且还需对课外的相关阅读知识进行学习,从而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兴趣导入,加强议题渗透
        群文阅读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注意力通常会对课堂上的教学水平与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群文阅读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以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导入,渗透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好奇心,而且还能积极主动的对群文阅读的相关内容实施探究,从而使小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2]。

基于此,语文教师可构建相关阅读情境,通过形象化语言、虚拟行为、新奇的游戏等,引导学生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以促使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对《“以小见大”的兄弟姊妹》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将不同名人对于“以小见大”的手法理解当做教学导入点,这不仅可以使抽象化内容实现具体化,而且还能充分理解与掌握“以小见大”的含义,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议题。
        (二)沉潜其中,指导静读文本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开展群文阅读,其通常需将学生当做阅读者、思考者。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群文阅读优势的应用,让小学生沉潜在群文阅读中,对文本进行静读。另外,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还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默读、浏览、略读等各种方法实施阅读,并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做上相应的批注,并找出阅读文本当中的重要 信息,以此使小学生具备独立阅读、自主思考的能力[3]。同时,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前,需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将相关阅读资料整合提前发放给小学生,引导小学生实施课下阅读,因为学生在课下阅读的时间更加充足,这就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思熟虑,从而深刻理解与掌握文本的内容。
        (三)聚焦议题,开展集体建构
        集体建构主要指在群文阅读的实际教学当中,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经过交流与讨论,达成知识的共享与内容,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巩固。在集体建构当中,语文教师需注重自身的引导者身份的扮演,有传统的单向输入转变为师生二者的共同参与。群文阅读中,受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的影响,小学生自身对于文本及议题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在该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此使师生间达成共识,并对议题或事件形成全面且立体的认识[4]。比如,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全班交流等各种方式,达成集体建构。
        (四)对比整合,实现共识
        群文阅读开展的重点就是“对比”与“整合”,以实现学生自身的阅读思维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常需学生具备“对比”与“整合”的能力,就群文阅读来说,其教学主要是将多文本当做载体,以对比与整合的具体教学原则,以问题的形式对多篇文本实施串联。“对比”通常是学生经过阅读,对文本实施深层次的挖掘,以寻找到多篇文本之间的不同,并对其深层次的原因实施思考。“整合”主要是把零散知识点进行组合,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对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并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以促使学生的记忆力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通常体现在阅读文本的具体数量从单一转变成多篇,将其应用到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不仅单纯的关注精致与细腻,而且还需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构建群文阅读的课堂,从而制定相关阅读策略,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阅读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知音.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名师在线,2020(14):43-44.
[2]蔡新梅.群文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20(12):166.
[3]张文年.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95.
[4]张永清.浅谈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