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赟
永平小学 江苏 溧阳 213332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不断变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改革。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更多强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及时理解吸收语用知识,在生活中有所应用,提升小学语文的课堂质量,实现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实践
前言:
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小学语文的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打造有效课堂,在课堂中教授实用的语用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语用教学提出以下方法,希望为广大教师提供帮助。
一、深度挖掘教材,寻找语用核心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不能不加思考,机械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配教材,必要时补充课外材料辅助教学。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深度挖掘教材,寻找每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尤其是语用知识,需要教师寻找隐藏的语言奥秘。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基础,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节奏,用合适的教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语用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教学中,作者通过描写自己跟闰土的故事,从小时候一起在瓜田里玩乐写到中年时期见面的情景,从彼此亲密无间到形成“厚障壁”,这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对比前后两个场景对两人的语言进行分析,体会两人在成长过程当中关系逐渐发生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其中隐含的含义。学生能够由此理解语言的魅力,学会在叙事过程中表达感情。
由于小学学生的领会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适当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相关展示,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建立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逐渐将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有所应用。同时,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和运用多媒体等新颖的教学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二、引导模仿练习,领会语用技巧
要想让学生把所学语用知识进行运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在不断地输出的过程中体会运用技巧。这里,笔者从语言输出和文字输出两方面来进行探究。
(一)语言输出练习
在语言输出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口语交际部分,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和口语交际主题,进行相关的模仿和练习。例如,学习五年级下册《宝黛初会》课文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初次见面时的场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运用语用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按照原著中人物所说的话来进行表演,再把人物台词转化为现代用语进行演绎。两种表演中,学生能够通过语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和意思,并在排演中体会两种语言的差别。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运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能够学习语言与神态的练习,对红楼梦的这一部分故事情节也有更深的体会。排演结束后,教师可以以汇报演出的形式,让各个不同的小组来表演,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准备相关的服装和道具凸显情境。
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学生首先非常愿意参与,以高涨的热情和态度对待语用学习;同时,在小组排演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语言技巧,还能在观看其他小组演出的同时,寻找自己以及他人之间的差距,对于语言的处理等有更细致的把控。
(二)文字输出练习
对于文字输出,教师这可以让学生动笔来进行。“动笔写”不仅局限于习作部分,完成一整篇作文,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或在课堂中进行短时间锻炼,及时巩固相关知识。尤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比较优美的段落或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仿写练习,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句式、句型以及文学描写手法,及时把知识点转化为文字输出。
以六年级上册《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为例。课文着重描写了威尼斯的小艇的外形特征。“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穿透和船艚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寥寥数语,不仅把小艇的尺寸和形状描写清楚,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其外貌更加灵动具体。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取描写对象,用5-8分钟时间抓住其特征并用一两句话完成仿写。仿写完成后,教师可以选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的片段。这样的仿写练习,不仅让学生抓住语用技巧,还让学生能够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感觉到生活处处蕴含语文。
三、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注重语用实践
(一)课后作业中实践
作业是实现语文学习和语文知识应用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用知识,教师要在班级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并且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后,学生应当掌握通过叙事和描写来突出亲情以及父亲、母亲对于孩子的爱。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练习,选取某件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并以此来进行写作练习,突出亲情;也可以开展“我想对您说”主题写作,让学生把自己对父母想说的话写下来。
由于小学学生自制力和控制力都比较差,对于传统枯燥形式的作业非常容易失去兴趣,不好好完成作业。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等,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来完成作业。比如“我想对您说” 这一部分写作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视频形式提交,形式既需要把自己想说的话以书面语言写出来,还需要以更口语化、日常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上传到作业平台。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语文知识,还对语言表达能力、展示能力等进行了锻炼。
(二)课外活动中实践
除了在日常教学和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语用知识无处不在,并在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体会。例如学习《田忌赛马》之前,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活动,给每位学生A、B、C三个等级的“武器”,其强度依次减弱。学生们自由分组,以三局两胜制度进行“比拼”。学生在比赛中需要开动自己的脑筋,思考如何进行“武器”分配才能实现自己的胜利。在相关活动结束后,教师再进行课文的教学,对田忌的策略进行讲解,学生能够更快地领会其中的技巧与策略,也能够对其中的语用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
总结: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学语文学习应当注重语用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语用知识的能力和文学基本素养。教师应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语用练习、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加强课堂与课后练习结合,通过多维度、多方面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把教材中的课文真正吃透,主动进行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玲.语用理念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7):24.
[2]刘磊.浅议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45-46.
[3]伏开兵,汪莉.基于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