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亚春
吉林省四平市北二纬路小学 吉林 四平 136001
【摘 要】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式灌输教学法有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如何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小学科学课堂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重点关注问题。情境教学作为新课改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合理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之中能起到良好教学成效。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为例,简单阐述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科学;科学素养
情境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之中教师立足教学内容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灵活的运用,通过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进行积极探索,继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一个高效课堂。通过将情境教学合理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还可以在无形中启迪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接下来,本文就从以下几点展开具体阐述。希望能够为同行教师教学提供可参考价值。
一、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通过立足教学内容引入一定的生活元素,不仅能够打破教材限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在无形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实现科学知识的生活化、生动化教学。如在小学科学“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我在新课导入环节向学生这样说:“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工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但同时,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自然界里的水没有以前干净,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由于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与判断能力,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简单阐述自身的看法,如人们没有好好保护水资源,如在河里排放已经被污染的水等。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的补充引入新课,让学生得知混入水中的各种有害物叫污染物,如垃圾、工业废水、病菌等。通过在小学科学新课导入环节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还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水污染的进一步了解,进而为接下来教给学生如何考察水污染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形成主动积极地学习动力。同时也能在无形中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各抒己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认知。对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立足文本向学生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相互探究分析,最终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以小学科学“有趣的食物联系”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能够辨别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我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了害虫、蛇、庄稼和青蛙,然后让学生思考“谁会被谁吃掉呢?”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大家积极思考起来。然后我再点名让学生回答,并引出“动植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最后,为学生分析和概括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要求学生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由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顺势导入了新课,还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积极思考,最终起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三、创设媒体情境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成功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之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简言之,小学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将静止的文字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积极思考,还能改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以更饱满的激情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此,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合理科学使用多媒体,通过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鲜活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让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小学科学“水的三态变化”教学为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水的状态及其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然而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不能让学生亲身体会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所以我便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展开了解。这样不仅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还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四、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于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游戏有着积极的参与兴趣。对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教材内容有效设计游戏环节,满足学生好玩心理的同时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最终实现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小学科学“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这一节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记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的位置以及功能,我便在课堂教学中选出了六位同学与我进行合作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我扮演事物,同学们按照通过消化道的次序进行表演。等表演结束后,再让其余的同学针对刚才进行的表演进行评价,如哪些地方说的非常好,哪些地方又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样既能够加强每个学生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进一步认识,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将情境教学法合理科学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日后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因势利导,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上所述仅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整理得知,创设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在日后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实践,我坚信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褚翠萍.新课改模式下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49-50.
[2]王艺桦.小学科学情境教学的多元切入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22):80-81.
[3]唐森林.情境化视域下科学课教学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41.
[4]骆骏驰.创新情境教学模式 优化小学科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59.
[5]黄鹭达.探讨情境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