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渊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 四川省德阳市 邮编 6181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当代社会对于我国教育教学的工作重点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使教学的重点向着实践和应用能力,以及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模式发展。生物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更是与人类的发展进步密不可分。由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的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使生物教学在生活化的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主动性。只有全面提升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通过高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及科学的进步。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1.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科学知识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及文明的发展,而社会生活的进步又将进一步孕育科学知识的迭代更新。因此,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这也促使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科学源于自然生活,也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最中也将依赖于将生物科学的进步。因此,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背景,让生物教学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架构。能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全面系统的教学阐述;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客观问题及现象进行诠释;明确社会、物质的发展规律。以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促进高中生基于实践的角度,去准确理解高中生物教学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并且,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生物知识。通过所学的生物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美融合。在学习中不到提高知识储备,在生活中不断提升应用能力。强化了知识及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正确的价值观念,才是新课改的教学目的,也是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意义。
2.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还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学体制。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教学生活化,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2.1生活化教学模式实施难,应该说现阶段高中的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在推进和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几十年根深蒂固的发展,使得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中,形式大过于内容。
2.2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高中的生物教师的综合能力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化的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能够准确无误的导入实践案例,创设实践教学场景。通过准确、专业的学术用语来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知识。然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因其自身便缺乏实践能力,在案例导入讲解的过程中应用不够准确或缺乏专业性,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获得真正的提升。
2.3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学生难以深入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基础,是引入生活案例进行讲解。然而,由于高中生大多缺乏生活实践和阅历。高中生物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单描述概括而引用的案例,是无法与学生形成共鸣的。更无法启发学生学习、探索生物学科的热情;无法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3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实现高中生物生化化教学应该从教学方法、内容、目标着手,全面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生活化应用。一方面,要打破教师传统固化的教学理念,提升高中生物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视程度。突破思维限制,主动研讨及探究实际生活中可应用的教学方法及案例。基于教材基础及教学要求为前提,储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及实践理论。按照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宗旨,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实践能力,在生活中学会生物知识。只有将生物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才能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关于生物科学的奥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热情,还有将生物知识进行广泛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常识与生物知识的关联性。例如:讲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应该提示并结合生活中的酿酒及泡菜制作案例等,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与生物知识紧密联系,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与理解。最后,明确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新课改基于传统的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目标。其根本是以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最终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和实践方法,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将知识和方法通过生活化的模式教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去提升能力,进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才是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结束语:
生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活化的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高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学成果,还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激发学生对于高中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积极从教学方法、内容、目标着手,建立完整丰富的教学体系。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生活阅历进行教学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打造氛围活跃、内容新颖的生物教学课堂,才能全面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学生学习兴趣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主导,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兴容.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三峡 学院,2017.
[2]李成平.高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 大学,2015.
[3]王海晶.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 育,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