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1月1期   作者:沈莹
[导读] 英语阅读课堂本应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乐园。
        沈莹
        浙江省绍兴市袍江中学  浙江 绍兴
        摘 要:英语阅读课堂本应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乐园。然而,由于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英语阅读课堂出现了趣味不足、死气沉沉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及时地摒弃说教的模式,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就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就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性;阅读教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行各业都在追求高效。同样的,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们更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创造无限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拥有信手拈来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得要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立足于新的教育理念,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这一话题进行研究。
        一、构建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所以,英语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找不到有效的方法。须知,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作用,不仅有助于增加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鉴于此,英语教师应当及时地构建惟妙惟肖的阅读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他们在良好的情境中轻松阅读。
        例如,教师在讲授“When was it invented”这一课的时候,就利用了创设多样情境的方法。在上课的时候,教师通过放映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发明物的图片,并让他们进行观察,而后说一说这些发明物的名称。其次,学生逐渐地进入一种图片情境之中,并进行自由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Inventions embody the wisdom of the working people.”还有的学生说:“These inventions reflect the cultural background.”除了创设图片情境外,教师还设计了游戏情境。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一边快乐地学习本课中的语法知识。由此可见,在情境的感染下,学生不仅走出了枯燥乏味的阅读怪圈,还对本课中的知识产生了深刻理解。
    二、绘制树状图,理顺阅读思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总是出现读不懂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理清阅读篇章的行文思路。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不仅会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变得糟糕,还会使学生厌恶英语阅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主动地利用树状图这一工具。这不仅能使学生进行高效阅读,还会使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例如,教师在上“What is the matter ”这一课的时候,就借助了树状图这一工具。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述了绘制树状图的步骤,并引导学生尝试着画一画一些简单的树状图。其次,学生按着教师的要求,绘制有关“What is the matter ”这一课的树状图。

有的学生绘制了有关本节课行文思路的树状图,有的学生绘制了有关本节课重点单词的树状图,还有的学生……再次,教师对学生绘制的树状图进行了全面的点评。听到教师的夸赞后,学生很是开心。可以说,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对“ What is the matter ”这一课中的繁杂知识点进行了有条有理的梳理。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对“以学生为本”这一全新理念的具体演绎。这一方法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就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这能使学生相互帮助。另一方面,这能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以提升。有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上阅读课的时候主动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教师在上“Can you play the guitar?”这一课的时候,就利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分组的时候,教师遵循了“均衡,合理”的原则。在分工的时候,小组组长以本组组员的兴趣爱好为导向,进行了恰当的分工。而后,在整个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小组组员都就本课的重难点进行了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就一般疑问句进行发言。有的学生就情态动词的用法进行发言。还有的学生说……总之,所有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风貌。与此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得以提升。
        四、采用问题教学法,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可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不能有效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这一方法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还能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主动地利用问题教学法,让一个个良好的问题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这一课的时候,就利用了问题教学法。首先,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学习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这一课。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如下问题:How did you arrange last weekend? How to make the weekend more meaningful?再次,学生一边回忆上周末的情况,一边组织语言。等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让几名学生用英语进行了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学生也进行了思维的整合与发散。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有效培育。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这一教学活动的时候,创设了具有画面感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快乐阅读;也引导学生绘制了树状图,使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了梳理;此外,还借助问题教学法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进行了培育。如此一来,这使英语阅读教学摆脱了传统模式的藩篱,从而促进了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晓娟.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2020(12).
    [2]崔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探讨[J].新课程,2017(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