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选修课程的岗位细分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21期   作者: 李存业 孔素玉
[导读]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李存业 孔素玉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职业中专
        浙江省瑞安市农业技术学校  
        【摘  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但是中职计算机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课程不精、方向不清、岗位不明、评价不准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选修课程的存在问题、剖析原因,基于岗位细分探索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岗位细分;选修课程
        一、教学背景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作为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通过对市内5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职计算机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课程不精,方向不清。教师由于精力分配、专业程度等原因,不能保证选修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学生可能凭着兴趣选择了某门课程,却不想从事与之相关的岗位工作,结果三分钟热情一过就抛之脑后,选修课程成了有意选择、无意听讲的课程。
        (二)岗位不明,评价不准。选修课程没有岗位细分,就没有明确的岗位标准来评价学生,所以学生可能到了实习岗位才发现自己的不足,导致不能胜任实习岗位的工作。
        二、实施策略
        (一)开展资源整合
        1.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开展课程资源整合与共享。学校要合理编排课程结构,删除重复课程和多余课程。对于交叉重叠的知识可通过创设多种课程形式分侧重点传授。其次,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课程开发团队,开展课程衔接与合作。
        2.制定有效管理机制,充分保障教师研究成果。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措施,形成教材质量评价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规范系统、组织系统和设备系统,创设健康、和谐的课程资源共享环境。
        (二)强化实训环节
        1.拓宽校外的实训基地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基地分为两大类即校内和校外。由于单所学校建设完备的实训基地资金存在较大困难,但强烈的校企合作意识是各所学校的共同特点,并且各所学校对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都各具特色。因此,联合区域内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其核心是以某一学校或企业为依托,建立综合型、开放型、规模大、水平高的计算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该基地的辐射作用,使其惠及更多的周边职业学校和企业。
        2.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
        在实际的实训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满足,比如实训课程的随意变动、实训时间的硬性编排、实训设备的检修、易耗材料的及时更换等,可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1)制定规范的实习实训工作管理制度,如《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管理条例》、《学生实习实训考核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等,做到实习实训“有本可依”。同时,做好实训资源的维护和检查,包括预防性维护、周期性维护、修复性维护。
        (2)严格监督实习实训过程,确保技能训练实施效果。首先,确保实训设备的正常运行,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实训环境。其次,根据专业教学安排与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课程实训方案和计划。最后,严格规范学生实训实习结果。对于校内实训,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并填写实习、实验报告。对于校外实习,做到人手一份实习日记,记录每天工作情况,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找到答案,并做好报告总结。要想进一步规范落实好学生的实训实习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能做到认真、负责、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确保实训实习的真正效果。
        (三)融入创业意识
        1.项目驱动
        项目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围绕一个项目进行分组协作、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通过“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个操作项目让学生了解一个工程项目所需要完成的模块,再将“系统界面模块”分解为三个难度相近的子项目。学生在具有目标明确的项目驱动下,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看、听、做、思、练的有机结合,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联系实际
        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赛结合。围绕创业教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字录入、海报设计、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网络维护、计算机组装等竞赛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协助教师参与学校专业论证调查、校园网络维护、企业网站设计等工作。同时,学生的实践项目可以结合各级比赛要求,即是教学作业,又是比赛作品。开展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创造能力。
        (2)多维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不仅在班级、学校展示,也可以上传到网站接受大众的点评。这些展示使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和创造的喜悦,是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个人创造能力的过程。
表3:学生实践项目示例

        (3)顶岗实习
        学生在基本上完成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之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因此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的过渡平台,更是促进学生创业前职业素养快速积累、提高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创业意识融入中职计算机学生的实践,学生参加实践的主动性、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高达81%的学生采取团队合作方式完成实践任务,只有6%的学生应付了事。
        三、教学成效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专业必修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的形式,教师紧密关注专业岗位的需求动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又提高了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
        通过岗位细分,学生充分了解了个人兴趣、专业方向、社会需求,有意识地选择选修课程,培养岗位意识、提升岗位技能。
        四、结束语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了一定的选修课,但比重过小,有些选修课不切实际,不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增设选修课程的同时,要把握好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适当比例,实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新,文韬.中职专业细分细化与课程体系调整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7(1).
[2]江民鑫.职业教育选择性课改:基本意蕴、实践困境与推进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
[3]王浙.选择性课改背景下“551+1”课堂教学形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