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忠君
山东省威海市第十中学264200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相关部门对学校体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体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体育教育和健康课程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体育和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定期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对运动和健康知识的认识,逐步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字:初中;体育与健康;理论与实践;有效对策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在学生教育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思想。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塑造初中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始。但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为中心
长期以来,由于对体育缺乏了解,人们对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常有认知上的误解。因此,初中体育课教学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为研究基础,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涉及较少。事实上,传统的体育竞技包括田径,体操,球类运动等,而这些传统的运动系统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多数初中学生的运动需求,并且这些项目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很差。此外,由于这些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学生很容易对所学知识感到厌倦,难以增强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二)课程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体育和健康课程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仍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相比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学生通常更愿意玩游戏。从目前的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内容来看,有很多内容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需求,也不能满足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对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不够重视
所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健康为基础。然而在实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有一定程度的倒置。他们始终专注于运动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对健康理论和其他知识的解释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所学习到的也只是一些体育技巧,无法从心底深度对体育产生认同感。完成体育课程后,许多学生仍然对身体健康和其他知识了解不多,仍然无法科学有效的提高体育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四)教材内容与活动实践的联系存在问题
为了使初中体育教学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了专门的体育教材。以人民教育版体育课本为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一般涵盖健康理论,舞蹈与健身,球类运动,体操,游泳,田径,武术,户外活动等,教科书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体育教育的时间有限,很难完成体育课堂学习与活动实践之间的有效联系。有时上课的时间仅仅能够解释理论知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练习,这使得体育教育的实施变得困难。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教师提高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
我国提出新课程改革后,许多课程都对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新课程改革的优势在于,它比传统教学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因此,初中教师应首先提高自己的专业领域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观察社会的多样性,以求进步。此外,体育教师还应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激励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获得进步。
(二)结合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
体育并不总是作为一个主要学科而存在的,因此许多教师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长期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样,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无法在体育课中实施。
因此,体育教师可以从细节入手,首先了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分析学生的喜好,并结合课本中的知识重点,摒弃旧的活动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但是要注意的是,新的活动内容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有益于学生的健康。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
(一)加强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践活动的内容有些落后,但理论知识却是固定的。因此,教师要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应增加理论知识的教学时间,如教学生田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分类,田径历史,田径名人,裁判标准,裁决方法以及其他类型的重大事件。与传统的体育实践活动相比,这些理论知识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精神并加以吸收,丰富自身的精神素养。
(二)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如今,在许多学校中,体育的内容只是由教师以大纲为依据进行教学的,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的偏好和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初中健康课程重新进行课程规划,共同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兴趣,从而设计真正满足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喜欢什么热身项目,同时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以确定热身的时间和强度,这样,教师通过从多方面进行发掘和总结,最终为学生创造一个环境,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重视多媒体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率。有时,仅靠老师的解释和示范,学生无法完全理解。比如在学习篮球技能时,运球,传球,投篮,抢断和其他各种战术的应用非常复杂。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经典的篮球比赛片段供学生观察。
(四)加大初中体育课程的拓展和发展
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观念的限制,提出新颖的内容,更多地将注意放在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健康上,而不是要求他们多做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在传统教学方法上进行升级和改革,例如,将原本无聊的长跑比赛变成具有明显奖励和惩罚的接力赛。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教学项目游戏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只有当学生真正地参与活动时,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定期更新教学内容,防止学生失去热情,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身心发展。
(五)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普及,所有学科都在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教学模式已成为调整的主要内容。对于初中体育和健康课程而言,它无法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因此,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而且要及时创新其教学模式。初中体育教师要将教学转变为学生感兴趣或喜欢的模式,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当教学生快速奔跑,弯道奔跑,障碍奔跑,接力奔跑等知识时,可以使用小组练习模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使学生在小组比赛中掌握运动技能。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的意识。
(六)创新教学评价形式,掌握知识,提高运动技能
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定型和单一教学评估形式,并适当使用口头评估,展示评估和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估方法,让学生参与评估过程,使学生在评价中增长体育知识,不断提高和优化学生的运动技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和原有的体能水平,在准确把握教材理论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造丰富,活泼,开朗的体育环境,不断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增强初中生对体育健康理论的认识,使学生通过自觉的锻炼来增强自身的素质,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终身运动的自我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董显亮.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开展模式分析[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24):261-261.
[2]屠雄豪. 试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 知识文库, 2017,(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