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柳奇
[导读] 近年来,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学科教育将更加关注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掌握到学科知识的应用技巧。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生活化的教学途径使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从而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数学生活化教学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柳奇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陆城中心校  414013
【摘要】近年来,小学各科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升,学科教育将更加关注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掌握到学科知识的应用技巧。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生活化的教学途径使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从而更好地感知和认识世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数学生活化教学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87-0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重要教育理论,生活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育中渗透生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学科知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低龄段的学生思维体系构建并不完全在数学学习时会因为逻辑性较强的概念、定理而出现困扰,而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学生学习难度将能得到有效降低,同时生活化教学内容也是实践性内容,通过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能够让学生数学能力获得提升的同时又能掌握到数学知识的应用[1]。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体系构建并不完全,在学习数学这类逻辑思维要求高的学科时学生通常会感到学习困难。虽然在教师的模版化的教学下可以逐步掌握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技巧,然而在遇到变式练习问题时学生则难以进行有效迁移,面对数学问题只能束手无策。在小学数学生活教学开展下学生学习难度将会明显降低,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可以联系生活寻求解决方式。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生活化的语言对数学理论性知识进行描述,简化数学知识点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以结合衣架、桥梁、塔吊等物体使学生深入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定义。
        (二)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再适用,数学教学亟需进行创新改善。生活化教学的提出将会为数学教师教学方案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小学阶段的数学难度整体性偏低,并且大部分知识内容具有较高的重复性。为了避免学生在单一化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枯燥感,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到数学教学,生活元素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贴合实际的问题及应用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2]。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上。兴趣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基础动力,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淡化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更多的是通过灌输的方式将知识内容“强行”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将难以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数学生活化教学将会对学生兴趣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在生活化课堂中将会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师生将是以探究的方式展开对数学知识点内容的学习,使课堂教学高效化开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学习更具代入感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在生活中的元素有效反映到课堂教学环境之中时学生的参与性将会被充分调动。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还能为学生提供对数学概念多个观察角度[3]。例如,在“地图与方位”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本市或学校所在区域的电子地图呈现给学生,通过调整地图比例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比例尺精度大小与地图元素反映情况的关系,并通过“回家导航”小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利用电子地图去描述自己回家的路线,面对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将更容易去理解吸收。
        (二)联系生活“巧”解数学问题
        “生活即教育”将生活与教育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说明,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从生活角度出发去寻求适合的解决方式。尤其是在数学学科教育中大部分数学解题技巧跟方法都是源于生活实际经验总结。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巧”解生活问题。例如,在“小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零钞换算的模型,并让学生模拟购物和找零过程让学生明白借位和进位换算的原理,这样在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时能够对照生活场景分析思考。
        (三)实践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展开对学生数学能力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环境走入到校园或社会,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实践应用,从校园或社会体验中学生会更容易发现数学知识的表达与呈现,明确数学知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则是以引导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同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遇到超出能力范围以外的数学知识时则需要通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发挥带领学生走出思维困境,以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数学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为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面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联系生活,从生活中的经验技巧中找寻适合的解决方式。生活化教学的全面推广还需要教师从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完善下才能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初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6(9).
[2]孙建芬.探寻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6).
[3]赵志玲.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