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信息化教学的思考——以GIS与高中区域地理深度融合为例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蒋茜
[导读]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的分析系统,其主要是运用计算机采集某区域的空间数据,并实施管理分析,以此呈现出区域环境的相关信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GIS与高中区域地理深度融合策略实施探讨。

蒋茜    河南省巩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451200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数据的分析系统,其主要是运用计算机采集某区域的空间数据,并实施管理分析,以此呈现出区域环境的相关信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GIS与高中区域地理深度融合策略实施探讨。
【关键词】区域地理;GIS;高中地理;深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55-01

        GIS技术主要是对地理空间的数据实施采集、管理、存储、分析、描述、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属于新兴的一种信息技术。GIS及的愚弄与发展,不仅能够使区域地理获得良好的管理,而且还能符合未来环境发展的要求。通GIS辅助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其不仅可以使教学素材实现多样化呈现,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有效理解、分析、解决相关区域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1 GIS与高中区域地理深度融合的内容
        GIS与高中区域地理的深度融合,其通常具备独特功能,在具体教学中,想要使GIS的教学法实现高效实用,就需与区域地理的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并选择GIS的合适功能开展地理教学。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其主要包括区域的位置与分布、区域差异、区域特征、区域持续性发展[1]。根据GIS与区域地理的教学相融合的功能,对区域地理开展教学进行整理为:(1)区域位置和分布可通过GIS具备的地图相关信息的浏览功能实施多尺度、全方位的教学;(2)区域自然的特征中地形、气候、土壤、水温等要素以及区域的人文特征当中的经济、人口等所涉及到的统计数据要素都能通过GIS具备的区域可视化的表达功能,依据实际教学要求实施多样化展示,实现对区域地理的特征归纳和总结;(3)区域差异主要是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对比,并通过GIS具备的区域可视化的表达功能以及空间分析具备的查询功能开展有关知识讲解;(4)区域中不同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可通过GIS具备的图层叠加的功能辅助教学,而对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进行教学时,则是根据区域差异进行对比完成的,其不能当做是GIS与区域地理相融合的教学内容;(5)区域持续性发展的内容通常包括区域地理的条件分析、事物布局的特点、认识区域相关问题的影响以及解决策略[2]。



        2 GIS与高中区域地理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为例
        高中地理教材中主要安排了农业布局的特点、地理条件、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的方向四个内容,通过对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条件进行分析,了解到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农业的实际生产优势,区域内农业的生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明显差异,并指出对本区域农业的生产结构以及布局造成的影响;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且稳定的一个商品粮基地,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大规模且专业化的生产[3]。人为原因作为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人口增速太快和系列不合理土地的运用方式,都会致使东北地区的农业生态出现生态恶化,因此,需对区域农业实现持续性发展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找出各个区域农业的发展方向。
        首先,通过Google Earth的地理教学的多媒体平台,经过对软件当中的东北地区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有关地图、视频资料、景观图等,明确说出社会经济、区域自然对东区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其次,通过Google Earth呈现出的东北地区的年平均的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东北地区向农业自然的条件分布差异图等,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实施总结。
        最后,引导学生观看Google Earth呈现出的有关图片以及视频,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的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解,以此获得更科学、合理的东北地区的农业持续发展策略。
        因此,在高中地理的区域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Google Earth构建多媒体平台,对教学的图表、视频、地图等进行多样化展示,指导学生通过对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内部环境以及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并充分掌握该区域的东北地区的生产特点、农业布局特征等,并根据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通过GIS与区域地理的教学相融合,通常能够使学生的综合思维、信息加工、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整个复杂的信息、表达相关环境要素、管理相关环境资料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价值。对于GIS技术而言,其通常具有灵活生动的特点,不仅有助于传统方法中不足的解决,而且还能充分了解与掌握区域地理的环境。同时,将GIS技术与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相融合,不仅能够是学生充分了解到 GIS在生态分析、环境污染的检测、环境应急等各个方面的运用,而且还能充分掌握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刘方.略论GIS在中学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7).
[2]魏悦,陈文君.GIS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城市地理, 2018.
[3]魏悦,陈文君.GIS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城市地理, 2018(5X):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