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吴家友
[导读]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比较抽象,当教师针对某个教学板块提出学习任务时,部分学生并不能快速的突破理解障碍,其对于教学知识的认知也比较有限,在发展性原则下,教师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教学渗透,在帮助学生深入研读教学材料的同时降低教学难度,依靠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掌握数学理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初中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吴家友    贵州省天柱县第四中学  556699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比较抽象,当教师针对某个教学板块提出学习任务时,部分学生并不能快速的突破理解障碍,其对于教学知识的认知也比较有限,在发展性原则下,教师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教学渗透,在帮助学生深入研读教学材料的同时降低教学难度,依靠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掌握数学理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谈初中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61-01

        引言
        数和形自古以来就是数学当中的两大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数形的有效结合,可以将数量上的关系与相应的几何图形进行相关联,进而探索出问题的答案。在数与形的结合过程当中,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一定要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的落实新课程改革当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数学学习是比较枯燥的,有很多理论对初中生来说是有很大理解与掌握难度的,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很容易让学生出现畏难情绪。但是在初中阶段接触一定的抽象知识和方法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帮助初中生打好学习基础,顺利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教师可以把数形结合方法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转化成为学生可以轻松看懂的图表,确保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可以把抽象数学语言和具体形象进行有机联系,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并在观察数形转化的过程中抓住数学本质,把握数学原理。初中数学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帮助学生塑造数学逻辑思维,鼓励学生借助具象形态变化发现内在规律,锻炼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数形结合可以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要素,让学生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改变以往思想分散的状态,让数学课堂因为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而获得良好效果。另外,数形结合能够在帮助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解题技巧,主要是因为在解决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时,数形结合的应用频率很高,而且应用效果要优于其他抽象方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一)在初中数学有理数教学内容当中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数轴知识的学习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有效的解决了学生对有理数学习的难度。因为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出它唯一的对应的那个点,所以对两个已知有理数进行大小对比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数轴的方法,将两个有理数的具体位置在数轴上标注出来,其大小对比结果一目了然。同时在学习相反数和绝对值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利用数轴,以原点为对称点,然后来描述具体的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位置。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对这几个部分教学内容学习的时候,都可以给学生教授相应的数形结合方法,也就是将有理数和数轴进行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建立数轴,对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以及实数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运用。
        (二)形结合数,提升感知能力
        形的教育优势在于极为直观的展示特点,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在事物中提取形,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形没有定量功能,对于数据的表达极为抽象,教师可利用数的运算对形进行补充,以形带动数,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数形结合思想下,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理论对个人的能力发展进行补充,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寻找可用的材料,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记录图形的几何意义,从而实现复杂题目的简单化处理。从教学发展角度来看,以数推导形是一个可逆过程,但其需要代数的定量性质的帮助,从而对几何图形进行诠释,即实现“图形的数字化”。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在图形中发现隐含条件的能力,依靠直观表达发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三)应用数形结合指导理解数学概念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有所增加,给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不管是到达哪个学习层次,都不能够忽视学习基础,而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数学概念的学习就是基础。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强,所以会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但是每个概念背后均有具象模型的支撑。于是在数学概念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先通过文字表述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概念认知,接下来引入形象直观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构建二者内在关系的过程中突破学习难点。
        结束语
        数形结合教学法打破了“数”与“形”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数形结合思想所强调的是学生对于客观知识的合理应用,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思维发展与意识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价值。教师应正确处理“数”与“形”的教育关系,依靠二者的相辅相成为数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颜禧亮.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 (35):46-47.
[2]陈春梅.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35):67-68.
[3]沈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 2020(35):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