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策略 韩红霞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韩红霞
[导读] 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了。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育正处于关键阶段,而且因为学生的年龄原因,见识比较少,因此,学生的阅读量是比较欠缺的。并且缺少对于语法以及语句的积累,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

韩红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继红小学  150001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了。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育正处于关键阶段,而且因为学生的年龄原因,见识比较少,因此,学生的阅读量是比较欠缺的。并且缺少对于语法以及语句的积累,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63-01

        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阅读理解没有产生正确的认识,因此阅读理解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很多学生将阅读理解仅仅认为是朗读文章,没有意识到阅读理解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没有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理解教学工作中,小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文章产生了抵触情绪。因此,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文章的内容深入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水平。
        1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提高阅读理解的学习效率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由很多的词语和句子组成的,所以如果想要提高阅读理解的学习效率,就应该打好语文基础。而对于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需要掌握丰富的词汇量,要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能提高自身的语感。在具体的学习中,要能够保持耐心,并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并有效应用,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够游刃有余。由于学生的年龄原因,而且阅读的范围较小,掌握的词汇量也不丰富,这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内容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要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理解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学工作开展之前,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阅读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那么,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这篇文章,然后学生在朗读以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关于对这篇文章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就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掌握程度。然后让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生疏的词语和语句进行标注和摘抄,比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景色诱人、淙淙地”等词语和“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等语句,这样老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这些生疏的词汇和语句加以练习,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意思,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2]。



        2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一些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机械的,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开展教学工作,而是单方面地传授语文知识理论,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明显的下降,甚至会产生抵触学习或者厌学的情绪,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作为语文老师就要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而老师自身则起到主导作用,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基础,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所以需要语文老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提升职业素养,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自觉性较差,会抵触对于语文的学习,所以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设计教学方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一些学生并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作为语文老师就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果。一般文章中会出现很多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生疏的词汇和语句,这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那么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就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遇到的字词句标记出来,让学生学会利用学习资料认识和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在掌握了字词句的意思以后再去进行阅读,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在阅读理解的效率和质量。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将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文章内容,去揣摩和分析语句的意思,在阅读的时候就要综合思考文章整体的意思,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3]。
        3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是由语文老师同学们解释文章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被动,并且会认为语文的阅读学习是比较乏味的,这样学生就很难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更不能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趣味性,影响了老师的教学工作。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趣味性。老师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重视阅读理解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要能够将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同样适用,这样老师可以将教学课堂做到有声有色,可以将文章做成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视频的时候能够产生兴趣,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集中精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水平[4]。
        结语
        终上所述,语文老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积极性,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认识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意思,并能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秋梅.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连结阅读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 2019,(31)
[2]张新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层级特点与结构优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2)
[3]张芸婷.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8,15(9)
[4]邹琴.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