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万里
[导读] 随着国家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小组内部成员合理分配任务,为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相较于其他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它不仅可以充分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使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

万里      泸州市江阳区方山学校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小组内部成员合理分配任务,为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相较于其他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它不仅可以充分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使其课堂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整个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38-01

        引言
        结合大量的实际应用经验,我们可以得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不足,还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培养其学科综合素养。
        1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重要意义
        1.1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由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理解难度比较高,所以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难以正常完成教学进度。尤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也要适当的改变一下教学方式。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性很弱,而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判断,进而对其教学安排产生相应的反面影响。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大幅度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彼此之间更加了解、关系更加融洽,还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的机会,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1.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独生子女从小独占父母的宠爱和一切,相对来说较为自我,缺乏大局观。独生子女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们终将步入社会,因此部分错误的观点必须要及时被纠正过来。由于目前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所以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坚持“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重视团队意识,要求各成员协同合作,具备一定的大局观。教师将这种教学方式融入于日常的课堂活动中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数学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使其社会竞争力得到提高。
        2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策略
        2.1科学分组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们的综合数学能力、实际知识需求已经个人性格特征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教学安排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组。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秉持着“以优带弱,求同存异”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保障各小组的综合实力旗鼓相当。


日常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频率的高低。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交给小组内数学成绩较低的学生们来讲解分析,而相对复杂的问题则由数学程度较好的同学带领他们一起研究。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要把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表达清楚,还要把题目涉及到的数学概念和考察要点进行整理。在给别人讲解分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可以了解到更多不用的思维方式,这对自身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像这样科学合理的分组不仅能够避免部分学生出现心理落差,对其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进学生们的关系,使其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除此之外,教师在设置小组人数时要尽可能的将其控制在4-6之间。恰到好处的人数可以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小组成员的团队价值处于发挥最大化的状态。
        2.2明确分工
        小组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将其聚集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长处的利用最大化。因此在建组初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鼓励他们自主性的选择适合的小组任务,而学生们在不断地磨合中也会逐渐发现最适合自己的团队角色。由于一个学习小组需要很多个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所以每位成员在责任范围之外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其他技能。
        2.3加强实践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包含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对学生们的综合动手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针对部分教学内容,亲身实践一遍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自主分配任务,共同参与实践性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有效的锻炼了动手能力,使操作经验更加丰富,而且其中蕴含的奥妙也能够被切实感受到,这大大降低了其后续相关内容的理解难度。
        2.4优化小组合作模式
        在实际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程度较差的学生是很难切实融入其中的,相对来说他们的发言机会也比较少。还有的学生直接以能力低为由,拒绝独立思考,直接附和学习好的学生的意见。针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能促进其数学成绩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课堂适用性最强、教学效果最显著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们自身应该积极适应这种教学模式,而不是时刻报以“破罐子破摔”的学习态度。同时对于相关教师来说,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一点的改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当讲到《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两者的算式,让学生们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分析。针对这种难度较低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的改变小组分配方式,比如把能力较差和能力较好的学生们直接分开。这样一来,不仅程度较好的同学可以迅速进行下一部分的预习,而且程度较差的同学也可以在彼此的讨论帮助下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算式的理解。小组构建的形式应该是非常灵活多样的,教师的思想不应该被拘泥于固定思维。
        3结束语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教学反响,但它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学会灵活的变通。
参考文献
[1]王晓冬.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001):103.
[2]沈海尉.小组合作模式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开展[J].科学咨询,2018(37):72.
[3]张丽雅.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文存阅刊,2017(1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