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黄盛邦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黄盛邦
[导读] 高中阶段依然处在地理教学的初级阶段,研究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高中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框架。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对高中生地理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情况必须要进行改变,否则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基于此,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黄盛邦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化龙中学  535424
【摘要】高中阶段依然处在地理教学的初级阶段,研究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高中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框架。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对高中生地理研究能力的培养,忽视了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这种情况必须要进行改变,否则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基于此,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研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44-01

        引言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课堂教学水平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自主思考意识和研究能力对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研究能力是当前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一、研究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领域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借助本文分析研究能力对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明确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说,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贯彻在地理课堂开展的全过程中,科学的进行课堂设计,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进一步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活学活用,不断的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增强自己对地理学习的信心,让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策略
        (一)开展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虽然通过导入环节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思考探究的主动性。但是学生对于相关的地理知识内容并不熟悉,同时也没有形成自主探究的体系,不具备单独完成思考探究过程的能力。所以在这一情况下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而课堂互动,尤其是针对性的提问则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内容的讲解时,可以先对其内容进行潜移和转化,与高中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联系。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需要通过课堂上整体的提问或者是单独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顺逻辑线思考,先引导学生通过已知的知识或者现象倒推其原理,然后再按照原理过渡到专业地理概念或者知识内容上来。


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的地理知识和概念,更能够理顺学生的思考逻辑,帮助其形成初步的地理思考和探究的思维逻辑。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引导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就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来组织课堂互动。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以较复杂的地理知识或者是学生存疑的知识为主题,以二人同桌或者是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自交流看法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思考过程。
        (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综合分析能力也是研究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立足当前社会和生活,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者资料作为背景,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自主研究和交流活动。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明显提高他们自身的研究能力。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措施,找到问题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老师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途径获取书本以外的知识,这样可明显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在地理研究性课题的设计上老师可以对学生放手,促使学生自行拟定所要研究的课题和研究目标,这样能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进来,对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利用地图工具,培养探究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使用方法,这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必须要对地图当中的诸多要素进行掌握,判断地图的类型,区分地图中划分的各个标志。地理学科并不仅仅是依靠记忆的学科,更需要理解地图工具中所标示的含义,对应到真实的地理要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必须要善于看地图,利用地图工具发现问题所在,找出解决的方案。比如在学习“全球气压带形成分布示意图”有关知识时,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学习地图上表示风带和气压带的标志,让学生正确的通过地图理解风带和气压带的朝向。学生通过地图的使用,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理解风带和气压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对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原因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节约地理学习时间,发现地理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地理要素之间的规律,显著提高学生的地理研究能力。
        结束语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条件。地理科学在高中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高中地理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也符合我国人才培养计划。以上就是本文总结的高中地理教学学生研究能力培养问题,希望可对该方面研究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增.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160.
[2]纪玉鹏.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181.
[3]李艳丽.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考试周刊, 2019(24):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