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赋能学校党支部组织力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1期   作者:雷日坤
[导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我校党支部通过实践,找到了通过创新“三会一课”活动,提高党支部组织力的对策: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内生活的新时代感和吸引力。二是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动的计划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三是创新学习形式,构建“三大学习系统”。

雷日坤   平阳县水头镇实验小学党支部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我校党支部通过实践,找到了通过创新“三会一课”活动,提高党支部组织力的对策:一是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内生活的新时代感和吸引力。二是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动的计划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多样性。三是创新学习形式,构建“三大学习系统”。
【关键词】党支部  三会一课 赋能  组织力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7-01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组织力”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提升组织力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三会一课”作为基层党内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水平和问题处理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抓手。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主要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查摆问题,找到“三会一课”工作短板
        一是存在“要求不严”的问题。基层党支部对“三会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要性停留在嘴上,没有能落到实处,往往是为完成规定动作而召开,参加人数比较随意,支委会集体决策的职能淡化,实际效果达不到要求。
        二是内容缺乏吸引力。一些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内容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学习讨论的内容随意性较大,以单向灌输式教育为主,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规划性和创新性,党员每次听的都是老一套,与大家的学习诉求和切身利益相脱节,致使参加的积极性不断降低。
        三是学习深度没有得到有效挖掘。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学习讨论主题设计的比较随意,对相关的精神和理论认识不足,了解不深,以致于在实际组织生活中存在娱乐化、庸俗化的趋势,没有使得“三会一课”真正起到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效果。
        四是缺乏切实有效的督查评价机制。“三会一课”缺乏行之有效的督导评估机制,支部对“三会一课”开展效果不了解,党员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党员先进性意识有没有得到增强一无所知,缺乏改进完善“三会一课”开展内容、形式的理论支持和数据基础。
        二、做好创新文章,提高党支部组织力
        (一)创新活动载体,增强党内生活的新时代感和吸引力。


学校党支部要从提高“三会一课”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入手,严格“三会一课”的时间底线标准,明确基本流程,出台“三会一课”制度的工作标准、考评标准;大胆使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和方式,提升“三会一课”的吸引力。
        (二)创新活动方式,增强组织活动的计划性、内容的针对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计划安排,要注重联系实际,避免与中心工作发生矛盾,高峰期尽少安排党支部集体活动,“淡季”则多安排一些活动。活动内容,要注意把握“新”“实”二字,要及时进行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等,把本单位的重大问题,党员关心的实际问题,矛盾聚焦的突出问题,纳入组织生活议程进行讨论。组织形式,要改变一人说、大家听的单一学习形式,采取集中教育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党员轮流讲、大家点评、观看电教片、现场观摩等,增强党员学习效果。基层党课要坚持内容优化。基层党课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与政治认识,要坚持党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切实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开展好“三会一课”关键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
        一是长短结合,保证时间。本着“精而管用”的原则,提倡讲“短课”、讲“精课”,尽量减少以往长篇大论的党课。同时,树立问题导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在支部活动和各种会议上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精讲”党课,适当增加授课次数,总体达到授课时间的工作要求,以积少成多的办法达到系统学习党的知识、政策理论的目的。   
        二是颠覆传统,提振精神。正确处理好“讲”与“学”的关系,摒弃“我讲你听、听完结束”,“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入脑不入心”的机械、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采取“轮转讲课”模式,由支部党员轮流主讲,每次重点讲好一个问题,分享自己学习心得体会,最大程度地调动支部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贴近实际,灼见实效。除定期播放理论讲座、党风廉政教育警示片、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先进事迹专题片外,结合实际,在重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同时,把贴近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学习紧密结合,融会贯通,提高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实效。
        四是寓教于乐,活跃气氛。改掉一贯由书记讲课的教学办法,寓教于乐,活跃气氛,让党课更“接地气”。在讲课中,尽量用朴实言语,并穿插一些幽默语言,增强亲切感。编排文艺节目,将党的知识、政策理论融入其中,让党员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还可以把课堂挪出党员活动中心,搬进教研组,搬进办公室,搬进革命圣地凤卧,让党员边参观边学习。
        (三)创新学习形式,构建“三大学习系统”。改变传统组织生活学文件、读报纸、学习热情低的现状,构建反思学习系统,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通过支部大会、支委会和党小组会,引导党员开展“照镜子”、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党员揭短亮丑,找准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构建反馈学习系统,增强党员教育的现实性。从支部、党小组、个人三个层面,建立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学习系统,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及时进行情况汇总,激励党员不断进取、奋发工作、无私奉献。构建共享学习系统,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广泛性。建立以共享为基础的学习系统,主要是搭建微信共享平台进行共享学习,组织团队学习,开展拓展训练。
        切实把“三会一课”作为学校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保障,不断提高“三会一课”的质量,创新“三会一课”的内容和形式,可以有效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学校其他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的优良催化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