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玉谊英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玉谊英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阅读成为了学生与老师口中的敏感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根据语文阅读的特点及意义等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及策略,以及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玉谊英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长沙小学  532199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阅读成为了学生与老师口中的敏感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根据语文阅读的特点及意义等进行研究,分析其在教学中所产生的问题及策略,以及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特点与意义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02-01

        引言
        普希金说过“阅读是最好的学问”。阅读不仅可以开扩眼界,也可以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在阅读课堂教学上,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以此让学生更好的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语文阅读的特点
        阅读具有自主性、差异性以及调控性等特点。真正有效的阅读,是阅读者用全部的心智和情感去投入,通过对书面符号的理解与感知达到阅读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学习阵地,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其更好的投入到阅读当中去。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既是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教师追随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升华,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已成为课堂有效教学的首要关键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不断扩充阅读量,以此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从而实现拓展学生知识面。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语言运用能力将明显加强,而且语文作文水平也将显著提升,该点能够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保障。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以此提升学习效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前提。俗话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启蒙老师,教课伊始,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进相应的情境当中去,让他们兴致勃勃的期待接下来的学习,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从现实角度出发,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及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教材上的内容具有局限性,所含的知识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做好向课外延伸拓展工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学生自主性
        教师需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沉浸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也可以使其能够主动的去探究,轻松的去理解与自主的获得知识,从而使师生之间可以更好的进行交流与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除此之外,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以及耐心的指导,该点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也在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共同任务,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合作内容与环节,通过每个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依次进行分析与解答。“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及共同进步,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因材施教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与学习方法的不同,故而学习程度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基本知识以及个人因素进行分析,寻找突破点以及解决的办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宽松愉快集体中去。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并根据学生差异,选定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此为基础,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将显著提高。
        结论
        本文通过文章的研究和分析得知,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对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现代课堂教学,由此可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参加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以此为基础,学生眼界将得到拓展,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该点能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和策略[J].科普童话,2019,12(32):70.
[2]李晓芬.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周刊,2019,13(25):54.
[3]赵玉霞.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0,36(43):39.
[4]胡永俊.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32(12):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