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张明政
[导读]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必须要致力于寻求创新的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还能够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方法。

张明政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崇德街道办崇德小学  651500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必须要致力于寻求创新的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还能够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技巧,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提升阅读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08-01

        引言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动下,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应试考试中占据较高的分值。而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各方面综合等能力的考察,如语言表达、修辞手法、情感渗透、感悟理解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以上诸多方面都可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阅读和写作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及能力的同时,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
        一、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读后写作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进行。由于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在理解与认知等方面已经与低段学生有了一定的差距,在文章感悟和积累等方面也较低段学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在结合语文教材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学生理解和兴趣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比如,在进行正常授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对本次课的文章内容进行预习,而且鼓励学生在对文章阅读之后进行读后感写作,这样学生在写作任务的驱使下就会认真细致地分析文章,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和对文章进行理解与认知的基础上,一方面,促使教学进程得到发展和推动,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是写作习惯培养的有效过程。
        例如,在讲解《丁香结》一文时,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结束时向学生布置本次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与分析之后,进行读后写作,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感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经过阅读,首先对文章中描写丁香花的外观和特点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再结合文章中作者写到与丁香花有了长时间的感情积淀,再经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体会到作者清新轻盈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借描写“丁香结”表达自己对生活愁怨的感悟,这是给学生最深刻的启示,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读后写作,这样的写作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和有思想。



        二、分享阅读体会、鼓励学生写作
        阅读之后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口头表述上,而是要更多的帮助学生落实在笔头上,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每当学生完成了阅读,并和同学们之间充分进行了交流,必然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新的感悟和体会,此时老师就需要“趁热打铁”,敦促学生记录下阅读体会。阅读体会的记录首先是变成了学生的记忆,其次要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然后老师带领同学们可以进行仿写、续写,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好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主题,加上阅读感悟,让情绪带动手中的笔,可以让文字跃然于纸上,让文章充满热情。例如,当我们阅读到一篇描述家乡风光的文章后,老师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文章中优美的词句当中,让学生们注意到语言的魅力,然后可以立刻让学生们回想自己的家乡都有什么特点,这些优美的词语和我们的家乡特点能不能共用,这样可以让很多语言素材成为我们大脑中的印象,在下次能够用到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迸发出来。另外,当我们遇到了华丽的辞藻、写意的文风、特殊的描绘等,要鼓励学生写下随笔或摘抄,养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这样在日积月累中会将多种写作素材不断融合,并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发挥阅读指导作用,掌握写作技巧
        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立意和思维。阅读不只是对文字的简单理解,还是对作者情感的认识,这样才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达到有效、高效的阅读。学生应有较强的领悟能力,也就是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层层剥茧,挖掘出文章要义。这样才能了解到阅读材料的精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自己在开展写作时也能准确表达,以免使写作和阅读材料产生偏差,从而产生跑题的现象。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准确立意和准确表达,是进行写作的关键步骤。其次,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同主题的材料,分析其中的表达差异。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分析阅读材料。基于此,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相同主题的文章或者材料,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具创新意识。类比分析的方式能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发现文章间的异同,从而灵活运用这些写作技巧。最后,适时摘抄一些写作技巧。写作素材主要靠积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一些优美词句,并且要找到文章的精华,学会作者的运用方法,在实际的写作中才能灵活运用,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将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整合。使得学生可在参与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获得创作灵感及丰富的语文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写作的兴趣,还有效增强学生的语文写作意识,以此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婷.初探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9):40.
[2]杨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探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林素美.试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文教资料,2018(28): 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