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李艳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李艳
[导读] 合作学习在当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其以小组为单位,经由集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对自主学习及探究氛围予以有效营造,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化,并使教学目标可得以更高质量地完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推进学生实力的最大化展现,并对有效的学习经验予以获取。

李艳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道州玉潭(东阳)学校  425300
【摘要】合作学习在当下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其以小组为单位,经由集体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对自主学习及探究氛围予以有效营造,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化,并使教学目标可得以更高质量地完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推进学生实力的最大化展现,并对有效的学习经验予以获取。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82-0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家开始越发重视教育工作,并且逐年加大了在教育工作中的投入力度,力求全面强化教育工作水平,从而使教育工作更加契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全面强化教学工作的质量,激发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动力,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其中,从而确保教学工作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全方位提高小学教学工作水平。
        一、合理设计分组,提升小组合理性
        在素质教学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形式,教师们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实现能力和知识的提升以及拓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包括小组成员分配不均匀、小组合作积极性不高、小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无法发挥小组合作的真正价值和功能。基于此,教师首先要思考的便是如何改善小组合作的问题,以问题为角度展开教学设计,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而目前小组合作现有的问题里,成员分配不均,是一个普遍并且严重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不同,因此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性格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表现。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能够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案,对学生按照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此,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教师进行成员分配的时候也是如此。在传统的小组合作模式下,教师们一般按照学号、桌位进行分组,让前后桌或者同一批学号的成员搭配成一个小组展开合作。这样的分组形式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最终导致同一个小组内的成员无法形成有效的配合以及不同的小组之间的平均水平差异过大。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要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就需要教师重新制定分组规则,合理地分配各个小组的成员,让分组更加合理化、有效化。在实际的教学环节里,教师需要先对班级的小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观察,之后依据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等综合元素进行划分,然后按照互补的原则,将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内,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在成绩、性格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在小组内的价值和作用,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小组的人数上,教师可以设定每个小组4-6人。这样既保证合作交流的丰富性,又不至于让人数太多带来课堂纪律问题。



        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发展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生在小组中各司其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整个小组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学习,解决了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也给小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自信。在分组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一定的规则,使每个小组里都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便于开展结对子活动,更好地转化学困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表现情况,定期对学习小组进行重组和更新,让小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平台,逐步成为具有多种能力的优秀学生。小学数学教师要给小组提供多种多样的探究任务,每一个任务都要求小学生合作完成,并且要做出探究总结。教师还要对小学生的总结做出评价。小学生有了改进的方向,将会获得更大的进步。教师还要组织小组间的竞争,给小学生营造比学赶超的气氛。每个小组成员都为了自己的小组而奋斗,既学习到了很多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增强了学生间的友谊。小组成员在课后也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使数学学习形式更加开放,低年级小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三、课堂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学生合作、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达到要求。而翻转课堂的应用,则可以改变这一局面。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加强课堂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和学习效果。故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强调的是教师组织的合作学习,需围绕重难点知识或者个别不理解的数学知识展开,以此保证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及时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合作学习。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的“加减混合”教学时,教师可提出:“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教师可以在将学生合理分为若干小组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此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待学生列出算式时,教师需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如书写格式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中的练习,以此有效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进而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为了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激发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用到教学工作中,使小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与探究,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的记忆程度,有效强化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巧英.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考试周刊,2020(08):83-84.
[2]芮珊.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03):85+84.
[3]邱永林.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