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创新性建议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柴玉娇
[导读] 初中生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一定的学习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在这个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此,本文从“将沟通和交流作为前提工作”、“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规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多在管理工作中鼓励学生”、“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

柴玉娇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四中学  山东  威海  267307
【摘要】初中生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上一定的学习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在这个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引导,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此,本文从“将沟通和交流作为前提工作”、“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规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多在管理工作中鼓励学生”、“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几个方面出发,对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92-01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规范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有效的班级制度可以帮助班主任快速有效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规范作用,而没有有效的制度就没有有效的管理工作,会导致班级管理陷入混乱的状态。在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要积极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班级制度,去促使学生都积极遵守,从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制度,既是制度,更是心灵契约,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同班级的制度,他们才会积极遵守。为此,班主任在建立制度时可以采取全体成员共同商讨而制定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制度制定的主人。例如,在制定班级卫生值日制度、班级纪律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让学生自由地、积极地发言,每个学生都作为“主人公”来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了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之后再整合出整体的意见,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这样可以提高交流的效率。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可以针对自己的想法发言。可以发现,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遵守。此外,在平时如果发现有需要改进的问题时,班主任也可以及时召开班会促使学生讨论解决办法。比如在很多班级中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喜欢在教室内或者教室外进行打闹,很容易发生摩擦,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班主任专门为此在班会上了解学生的想法,收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提出解决办法。最后,学生们一致认同“进入教学区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赶逗打。违者扣1-2分,并写500字说明”,并将其写入了班级公约中,作为班级制度确立下来。
        2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的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从方方面面出发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在好的氛围潜移默化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地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反之亦然。因此,班主任要注意班级氛围的营造。在这方面,需要认识到班级文化氛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方面就是班级的卫生是否清洁、桌椅摆放是否整齐等,而精神方面就是学生是否团结、学习风气是否向上等。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方面,班主任要从方方面面出发,从一点一滴抓起,这样才能有效促使学生受到好的文化氛围的影响。例如,在物质文化方面,班主任应该要求学生保持班级环境卫生的整洁,鼓励学生及时捡起班级地上的垃圾、及时摆正自己的课桌椅等等。同时,班主任还可以鼓励学生从家里拿来一些植物花卉等,放在教室的窗台上或者讲台边,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身心愉悦的感觉。
        3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
        目标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制定出的班级目标将成为班级前进的旗帜和动力,有利于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作为一个集体,班级必须有自己的目标,以使这个集体充满凝聚力,以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为集体努力的动力。在制定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合理设定目标的内容。班主任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制定工作。首先,班主任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制定出目标大纲;然后班主任可以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总目标,这样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例如,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期总目标的制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班级有什么样的期许。然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每次的月考进行目标制定,比如班级要在某次月考中综合成绩前进多少名,以此作为一个月目标。在这些目标的确定下,学生要制定自己的目标,争取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每个人都会为了目标去奋斗。
        4多在管理工作中鼓励学生
        初中生的心理十分敏感,对于教师和同学的看法非常看重。在班级管理中,很多时候班主任都会因为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而说出了一些不好听的话。俗话说“一个建议胜过十个批评”,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批评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简单粗暴的批评,能让班主任将自己内心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但却对学生改正不足收效甚微。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需要提升的地方,班主任要注意多建议、少批评,尽量用鼓励的方式来进行建议,伤害学生的话要少说。例如,笔者班上有一个学生,每次都不认真完成作业,在笔者多次和他沟通时,他都低头不语。笔者很无奈,几经教育无果后严厉地批评了他,并通过电话和他的家长沟通了情况。这时,笔者才知道原来这段时间他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所以他也就在作业方面没有认真完成。笔者在了解了具体的情况之后,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其实,要想真正解决问题,班主任应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经过仔细考虑,笔者为他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让他选择。最后,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有了很好的改善。由此可见,批评只会使学生的心离教师越来越远,有效的建议才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5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
        初中阶段是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都产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成绩下降、厌学、早恋等真实存在的问题,而班主任除了要在班级中进行一定的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外,还应当意识到初中生课外时间的教育问题,也就是说要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家长也在初中生青春期的这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引导学生良好发展。例如,班主任应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子女在学校中的教育活动中,积极配合学校教育,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将他们的注意力从成绩排名转移到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关注上来。班主任还应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意识到学校和家长是真正的伙伴关系,双方应明确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并树立积极正确的家庭和学校沟通观念。此外,班主任应鼓励家长积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努力建立学习型家庭。建立学习型家庭将有助于营造正确的家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班主任也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在平时应该多鼓励学生的进步,少用一些严厉批评的语言去伤害学生。
        6结束语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真的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班级管理需要有效的策略,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条件下,针对不同问题展开具体分析,从方方面面出发,对症下药,才能提升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煜良.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5):119.DOI:10.3969/j.issn.2095-3089(x).2015.35.119.
[2]孙静.新时期初中班主任能力结构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DOI:10.7666/d.y1313052.
[3]陈刚,张培立.柔性管理模式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4):177.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4.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