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童云国
[导读] 本文以高中化学的教学为例,将思维导图与教学过程中的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等进行有机融合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童云国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  214251
【摘要】本文以高中化学的教学为例,将思维导图与教学过程中的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等进行有机融合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60-02

        1、前言
        高中教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式、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而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复杂且繁多,现阶段以高考为目标的学习模式尚且无法真正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讲解课本、拓展课本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则完全依赖教师讲课,通常是问而不答、启而不发,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切学习只为考试的环境下,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1]。本文拟将思维导图模式运用到课前预习、课堂笔记以及课后知识点归纳复习等环节中,以期能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化学知识体系,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关联,以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2、思维导图的结构及绘制
        通常思维导图的绘制通常都需要遵循如下四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构图需要位于图纸的中央且可以选择形象化的图形。将构图放在图纸中央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人人类大脑的创造力;而选用形象化的中央图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增添趣味性。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时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色彩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同时也可以让思维导图看起来更生动、更有趣。再次,思维导图绘制时关键词的连接要井然有序且尽量避免采用直线来进行连接。按中央关键词、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以及更低层次的分支等按照级数依次进行连接,连接过程尽量避免直接采用直线,因为曲线不仅让思维导图更加美光,同时也更生动,在连接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大脑的想象力。最后,将文字说明与图形进行有机的结合。适量的文字说明可以时思维导图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的清晰,而图形则可以使思维导图更加简洁。
        3、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将思维导图有效的融入到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中;下面以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中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中“物质的量”章节教学为例,就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3.1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高中阶段课程难度增大、学生课业也日渐繁重,快速高效的课前预习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上图像并标记关键词,在绘制过程中尽量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以及灵感;关键词要体现预习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画出可预见性的分支,根据预习章节所包含的内容确定分支的数量;在对教材进行阅读时要及时的找到中心关键词以及分支的关键词并填到对应的地方;对于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图中做好标记;如图1是学生在预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



        图1课前预习中绘制思维导图
        学生将思维导图融合到新知识的预习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效率,快速寻找到学习的重点,同时还可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后续课程学习中根据自己标记的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来听取老师的讲解;而老师则可以通过学生绘制的课程预习思维导图了解到学生的疑问以及内容的难点所在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不仅可以提升的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前期绘制的思维导图,在授课过程中对物质的量的概念以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写法等内容进行重点强调,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变式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2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40分钟时间内学生无法全程集中精力来高质量的学习。为应对这种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式之外,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更好的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以及疑问进行更详细的讲解,这有助于学生构建化学知识网络。
        在正式教学前老师可以先下发一份思维导图样本,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思维导图快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在上课期间根据教学内容对思维导图样本进行补充完善;具体如图2所示,在图纸的中央列出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并根据课程的授课内容绘制出分支,老师在讲到一个知识点时,可以对图中的知识点进行填充,并将知识点在书本上的页码标注在思维导图中的对应位置,这样学生在后续复习过程中,通过直接查阅对应页码的内容即可查阅到相关信息,这样可以节省大量做笔记的精力,学生在完善思维导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教学的关键词,并对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做上标识。
        图2教学时思维导图样图
        在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要领后就可以不再局限于使用老师提供的样本,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灵感以及想法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并没有固定的模板,也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教学内容,就是一份成功的思维导图。例如学生在学习讨论“物质的量”相关内容时,绘制如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该图让学生记住了更多的知识点。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就是使得学生与老师的教学节奏保持在同一个水平并采用形象的图形对来知识点进行关联。
        图3物质的量思维导图
        3.3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上的运用
        课程教学结束后如果不及时回顾相关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慢慢的遗忘,因此需要及时的进行复习以保持原有知识网络的完整性;传统的复习方式主要是根据时间顺序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虽然这种方式可以兼顾到所有的知识点,但是往往由于老师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而使得效果并不好,且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想要复习效果更加的有效,需要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引进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其知识体系。以单元作为节点,在每个单元内容学习完了以后,老师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小结,有意识的使用“思维导图”来与学生一起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回顾,以专题1第一单元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学生对本单元的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是比较完整的;但是该学生对部分化学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该思维导图在色彩上相对比较单一,重点不明显,老师在复习课上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指导。
        图4课后复习思维导图
        4、小结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多,学生的学业压力也非常大,在教学过程中借组思维导图来辅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复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善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将思维导图与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可以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昕晖.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36- 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