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王艳慧
[导读] 分析发现,图形能够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各类图形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其中思维导图不仅能突出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而且能清晰呈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深学生印象,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提高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应做好教学准备,积极探寻相关的应用策略,不断提高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王艳慧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第一完全小学  陕西  榆林  718299
【摘要】分析发现,图形能够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各类图形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其中思维导图不仅能突出重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而且能清晰呈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加深学生印象,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为提高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应做好教学准备,积极探寻相关的应用策略,不断提高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63-01

        引言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以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一、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记笔记的方式,主要通过核心主题、分级主题、关键词、连接线、图标、颜色等关键要素,将不同的信息集中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点。这个梳理思维的过程,逼真地模拟了人脑神经元的活动方式,充分利用了“人左脑负责逻辑、线性、列表,右脑负责情感、色彩、想象”的基本功能,强调由中心向外围辐射、注重信息逻辑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左右脑同步思维的网格状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思维导图在概念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在正式展开数学内容学习之前,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数学概念学习,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抽象思维,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根据相关资料证明,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大约五百个数学概念,这些数学概念能够帮助小学生更为顺利地展开之后的学习。因此,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进行概念性内容的学习,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针对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区分相似概念。例如,教师在进行《圆柱组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帮助学生通过思考将一个圆柱体划分为一个平面矩形以及两个底部圆形展开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散自身思维,将与重点有关的内容与本节学习内容相结合后再进行相应的延伸,学生就能更好地根据这部分内容进行记忆和理解。
        (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巩固所学中
        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做好教学巩固尤为重要。


其中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准确记忆相关的计算公式与计算法则,是教学巩固的重要内容。为获得预期的教学巩固效果,可考虑使用思维导图这一有效的教学工具。授课中注重为学生讲解思维导图绘制方法与绘制步骤,巩固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回顾已学知识,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比一比看哪个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既美观又正确,可展示给学生观看,并提出表扬,激发其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另外,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的计算公式,巩固教学中可向学生展示对应的思维导图,使学生清晰地看到计算公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其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避免在应用中张冠李戴,牢固掌握已学数学知识。
        多边形的面积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数学考查的热点。该部分内容主要讲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及一些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为使学生准确记忆,灵活应用,授课中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尝试着绘制思维导图,并在思维导图中列出对应的计算公式,起到巩固所学的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顾所学,积极动手。通过对比某学生绘制的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较为美观、清晰,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展示,并给予表扬。
        图1
        图1中的思维导图不仅涵盖了多边形的面积该部分的所有内容,而且整个思维导图像一棵大树,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认真观察图形可知该思维导图共包含四项重点内容,除组合图形面积外,每一项内容均包含两个大的方面:计算公式、实际应用。其中计算公式包含面积的计算以及某一项参数的计算,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计算灵活性。巩固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亲手绘制思维导图,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而且还能很好的巩固所学。显然只要认真学习,深刻记忆图1中思维导图的内容,便能真正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部分知识。
        (三)强化学生数学习题反思体验
        小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时,往往不会寻找每个练习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可以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应用到习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习题教学开始之前,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列举相关案例,将所要解释的知识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并融入其中。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梳理、组织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使学生能够通过深层次的分析,更快地找到自己的答案。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强化师生交流,还可以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结构化、可视化的辅助教学工具,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正在逐步获得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以上通过分析具体应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进一步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中国,惠连晓.思维导图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问题、原则及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9(6).
[2]王冬琴.刍议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6).
[3]王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9(22):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