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化学学习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树立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曾璐
[导读] 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理念得到重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不断渗透这种绿色理念。在教学引导、化学实验、拓展训练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质。

曾璐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理念得到重视,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也要不断渗透这种绿色理念。在教学引导、化学实验、拓展训练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理念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50-0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绿色理念渗透有明确要求:“化学课程教学设计,必须要体现绿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起绿色化学的观念。”绿色理念是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认知焦点,培养学生绿色理念已经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追索目标。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不同环节渗透绿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素质。
        一、教学引导渗透
        化学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特点,教师要注意抓住一切机会,特别是要对教材中的环保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对学生生活的认知进行科学引导,并适时引入绿色理念,将这种理念渗透其中。
        (一)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
        高中化学教材中包含丰富的环保内容,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挖掘,然后通过引导,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建立完善的绿色理念认知体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要进行具体的布置和引导。在课前预习设计时,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在任务中体现绿色理念内容。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环保性案例,用丰富的直观信息,给学生带来感官触动,唤醒学生的绿色理念意识。在课堂互动学习时,教师设计一些涉及环保话题的论辩和讲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不断更新认知中培养环保素质。
        (二)接轨学生生活认知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认知积累,特别是环保知识和绿色理念的储备情况,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化学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展开关联性教学,促使学生利用生活认知来辅助学习化学,逐渐建立绿色理念。比如,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河水污染、农药泛滥、土壤变化等现象,这些生活认知都与化学有关。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二、贯穿日常课堂,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上学习
        (一)以教材为基点,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本学习中
        拓展学习掌握化学知识的目标。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很多章节都与环保密切相关,很多重点知识也与绿色化学理念息息相关。比如必修教材中氯、硅、硫、氮等元素及其氧化物这一部分的内容,以及氟及氟化物、氧及氧化物等内容都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高中生在课堂学习时,不仅要以学习课本上的重点难点知识、以考试学会没学会为学习目标,要以知道这些知识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适当了解该领域绿色化学的作用和意义为学习目标追求。
        (二)以化学发展历程为轴心,学习领悟原子经济型反应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化学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但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此,作为绿色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原子经济型反应”应运而生。


原子经济型反应是指投入原料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产物,实现真正意义的零排放并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化学反应。在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今天原子经济型反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我们高中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以化学发展历程为轴心,了解一些原子经济型反应的知识理念,这样既能增加我们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也能进一步深化我们的化学知识体系。如在学习“烯烃及其衍生物”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梳理烯烃和石油化工的发展历史,着重了解“烯烃的催化氧化”“烯烃的加氢反应”等原子。
        三、创新实验方法,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实验学习操作环节中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降低实验的潜在危险
        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幻灯、网络和相关软件等,对于一些过于危险、反应条件苛刻、污染严重或仪器及试剂价格昂贵的实验,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实验过程重现。比如,在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实验”这种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可以利用播放视频的方式代替实验操作,这样既能避免我们学生接触浓硫酸这类危险化学品,也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整个反应过程,并且放大细节,不输于真实操作。
        (二)充分发挥微型实验作用,减少实验的排放污染
        微型化学实验就是尽可能利用少量试剂、药品以及简单的器材来获取化学实验信息,是一种精简的实验技术与方法。发挥微型实验优势,就是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基础上,使用少量或是微量的反应物,最低限度地减少化学废物的产生。例如:在“氯气的漂白实验”中,以往为了看到更明显的实验效果,我们学生常常要在标准实验用量的基础上,增加二氧化锰、浓酸盐含量,其结果就是在实验室产生更多的氯气和氯化物,对环境会产生更多污染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必要的隐患。如果将该实验设计为微型实验,则能够有效地减少药品用量,减少废气产生,也能让我们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发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对于高中生来说,微型实验能够较好地实现绿色化学减少有害化学废物的目标,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四、结合实践活动,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课外学习实践中
        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体系来说,课堂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课外学习则是不可或缺的补充部分,在素质教育推行的新形势下,高中生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化学是一门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实际生活,可以使我们高中生更好地对自身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强化和凝练,为将来的学以致用打下良好基础。作为高中生,在课外培养绿色化学理念,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积极抓住学校为我们创造的机会,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与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竞答比赛;积极倾听那些对绿色化学有深入理解的专家学者的讲座;积极参加绿色化学实验设计大赛等,在活动中完善自己的绿色化学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向亲戚朋友宣传绿色化学,倡导绿色生活;还可以走上街头,做与绿色化学相关的主题宣传活动等,为绿色化学理念的普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人对化学的理解从传统的“产污治污”型化学,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化学。
        总结
        当前我国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在祖国新一代建设者中推行绿色化学理念的工作刻不容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不仅能从我做起减少污染,也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环保革命,这对于化学发展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柳玉.刍议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荆楚学刊,2010,11(2):68-69.
[2]刘耕硕,李修函,姜俊伊,等.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运用[J].工业,2016(9):00295-00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