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小学“四点半课堂”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欧愉平 陈红云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加上农村地区偏远,每天上下学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生活和人身安全受到影响,所以很多农村小学成为了寄宿制学校。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寄宿制小学也开始开展四点半课堂的实践,充分利用小学生留校居住的条件充实他们的课外时间,可以促进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本文就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四点半课堂进行了探究。

欧愉平  陈红云   重庆市铜梁区高楼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加上农村地区偏远,每天上下学的问题使得学生的生活和人身安全受到影响,所以很多农村小学成为了寄宿制学校。而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寄宿制小学也开始开展四点半课堂的实践,充分利用小学生留校居住的条件充实他们的课外时间,可以促进小学生实现健康发展。本文就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四点半课堂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寄宿制小学;四年半课堂;时间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17-01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也在充分利用学生寄宿学校的优势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管理,给学生创建了另一个有效的课堂-四点半课堂,让学生有了有趣的童年,同时也能够获得额外的学习辅导,能够与伙伴一起娱乐和学习,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素质教育下四点半课堂的实施价值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缺少了陪伴和教育,许多小学生放假回家后都是在家看电视,缺乏了有效的娱乐和学习活动。而且老人也无法辅导孩子,因此隔代教育缺陷会导致学生的情感、心理以及学习等方面都会存在问题[1]。而开设四点半课堂就是为小学生建造爱心家园,让孩子们可以在课堂上阅读、学习、共同娱乐。教师可以为学生辅导作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孩子们也可以在一起组织更多的团体活动,学生的课余游戏更加丰富,也符合小学生身心成长的需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还可以培养其团结、交流等能力。四点半课堂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爱好,激发他们的潜力,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所以,四点半课堂实际上就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通过创设课后课堂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对学生完整人格、个性等素质的塑造,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文化、身心和技能等综合素养就进行培养,以此来实现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农村寄宿制小学四点半课堂实践策略
        (一)构建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四点半课堂实施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农村小学生在课后学习时可以得到更好的辅导,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寄宿制小学就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既能够爱上学习,又能够树立学习信心。


首先,在四点半课堂上,可以安排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将今天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与学生和教师一起探讨,用一定的时间去解决今日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其次,开放学校图书馆,设置自由阅读的时间,比如每天半个小时自由阅读,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并且鼓励学生养成做笔记、写读后感的习惯,真正从阅读活动中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当然,还可以开展以阅读为中心的课后活动,比如读书会、分享交流会等。最后,可以组建课后学习探讨小组,每一组成员在一起完成作业,相互探讨和解决问题,在交流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成长,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丰富课外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四点半课堂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外,还要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人格素养等为目标,因此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2]。首先,学校可以举办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像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安排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训练,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其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不同内容的社团活动或者兴趣小组活动,比如以绘画、音乐、舞蹈或者文学等为主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的活动小组,每一个类型小组安排一名专业的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主要是为学生安排活动的环节和内容,并且指导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如此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四点半课堂中充实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促进小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三)加强课堂管理和评估,进一步提高课堂价值
        四点半课堂当下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课堂的价值,还需要教师和学校能够加强对课堂的管理和评估,通过一些科学的方式去记录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活动,并且定期对四点半课堂的开展情况进行展示和分析,评价学生通过四点半课堂获得的进步,以此来不断完善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实践调整,真正为学生创建自由、安全和宽松的课堂活动空间,以推动素质教育的顺利改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四点半课堂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优化课堂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真正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让学生在四点半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长,从而真正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占元,李岩.素质教育视角的小学四点半课堂实践研究[J].才智,2020, 000(009):38.
[2]林川.社会机构在社区推动四点半课堂的开展情况探析[J].青年时代, 2019,000(005):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