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成林秀
[导读] 小学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借助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学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下,学生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班级生活。

成林秀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青龙示范小学  山西  吕梁  033300)
【摘要】小学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借助有效的管理措施,把学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下,学生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尽快适应班级生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49-01

        小学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就像是管理小树苗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班集体是学生参与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对学生素养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重点探讨班级管理策略,借助沟通机制、班级交流、奖惩制度、实践活动、班干部管理,优化了班级管理工作。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学生和班主任一样,是班上的成员。在管理学生时,班主任不能用自己的胁迫压制学生,引起学生的反感。相反,他应该用自己的爱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上的一员,让学生融入课堂。只有学生改变内心的想法,才能认识到课堂,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因此,在小学班主任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时,应了解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的变化。
        班主任可以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与学生沟通,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尽量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让学生“信服”。然而,在与学生交流时,一些班主任喜欢强迫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考,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不仅不能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矛盾。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应合理地与学生沟通,关心学生的成长心理,因人而异。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近期的苦恼,然后将学生的表现融入日常生活中,确定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不同的交际方式。比如,对于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用笔记、邮箱留言等方式收集学生的“想法”,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对于活泼的学生,班主任可以用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沟通;必要时,老师还可以联系学生家长,锻炼身体一个学生成长的计划,让学生能够学习,学生应该尽快适应课堂活动。
        二、开展课堂交流活动
        班主任为学生组织的课堂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默契,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纠正态度,找到有着相似兴趣的伙伴。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了解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交流活动,营造温馨的课堂。然而,一些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思考,反而更加注重口语教育。同样,班主任非常小心地说,但学生们往往被忽视,没有参与感。这就要求班主任为学生创造机会,督促学生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
        教师在观察中发现,一些学生逃避课堂劳动,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一不良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议讨论活动,在主题班会议上,鼓励学生在课堂工作中说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行为和不喜欢的行为,并分别说明原因。


在主题班上,学生们表达了对课堂劳动的理解。他们认为逃避劳动是可耻和不受欢迎的,他们受到欢迎和喜爱,积极参与劳动。学生对对错有明确的认识,增强对班级劳动的责任感。
        三、明确班级奖惩制度
        学生需要得到目标的鼓励和支持。班主任建立奖惩制度,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成绩好就可以得到奖励,如果成绩不好,接受批评,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在班主任的管理下,学生们可以更加警觉,为班级做出贡献。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探索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了解明确班级奖惩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然而,一些班主任奖励学生时有明显的个人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不满;有的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对学生有偏见,看不到学生的进步。这些行为不利于班级管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实现公平正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参与奖惩制度的设置,让学生大胆提出意见,总结学生意见后,制定适当的奖惩方案,与学生一起维护和落实。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说服班主任,认识班主任的工作。
        四、创建全面的实践活动
        学生是班级管理和班级发展的主体。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课堂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的班级集体。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是班主任应关注的问题。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小学班主任应懂得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不同程度地接受培训,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意识,进而突出学生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素质练习状态。
        例如,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文明课堂集体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利用自身优势,给班级集体赋予新的意义,并对阶级的文明文化进行了解读。学生一听说要展示自己的优势,就显得非常积极,表示要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们选择了演讲比赛、黑板报设计、名句、诗歌等活动,并为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作者赞扬学生们所做的,特别是他们所做的。在班主任的表扬下,学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自己的长处。
        五、加强班干部教育管理
        班干部是联系班主任和学生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班干部可以把班主任的思想传达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的思想传递给班主任,充当二者沟通的使者。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时,应该懂得如何加强班干部的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班干部讨论班级管理,说他们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困难或提示,从而促进班干部的融合,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管理机制。此外,班主任还应组织班干部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让班干部科学处理学生纠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班主任的教育下融入班集体,对自己在班上的地位有了新的思考,树立了责任感,知道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有责任维护班集体,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梅.小学班主任管理沟通艺术探微[J].教书育人,2020,(10):81.
[2]苏兵.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式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0,(03): 165.
[3]殷聪聪.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 (23):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