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赵静
[导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孩子对中文语言体系的认知过程,并且提升小学生规范使用语言以及提升理解力的重要阶段。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也提出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强化知识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在现代化语文教学课堂中,“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得以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进行策略性探讨。

赵静   灵寿县南青同学区南青同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培养孩子对中文语言体系的认知过程,并且提升小学生规范使用语言以及提升理解力的重要阶段。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中,也提出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强化知识实践能力的具体要求。因此,在现代化语文教学课堂中,“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得以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进行策略性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价值意义;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67-01

        引言
        语文教育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语文的教学,直接决定了孩子对中文语言的使用和对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产生较为直观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主流教学手段。
        一、“翻转课堂”概念及其意义
        在我国现代化教学工作开展中,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强调生本理念的大前提之下,“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1]。其主要内容是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翻转,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要求,从而教师借助于自身专业化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在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思维方向的引导。而作为现代化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对于小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培养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从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演讲者的角色。这一角色的转变,首先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绝对权威的角色,使得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心,并且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对语文学习良好的兴趣和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探索,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以有效培养。并且结合多种有效的知识输出方式,学生需要通过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来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全面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随着“翻转课堂”的开展,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得以融入教学工作之中。比如,分组学习,多媒体教学等方式[2]。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课堂参与度,并且从多角度开展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形成语文知识体系的全面认识。因为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本前提,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时,都离不开中文的使用,因此在不同环境下对语文知识进行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提升学科的综合素质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分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储备较少,“单打独斗”式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小学生展开系统化的语文学习,并且小学生初入校园生活,对于集体的概念还不是十分深刻[3]。因此,通过分组学习的模式,小学生不但可以深化集体的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集体学习的力量对较为困难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攻克。
        比如,针对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2中《传统节日》的学习,便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小学生普遍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是十分具体,因此通过教师将全班分为几个组之后,每个组针对一个节日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并且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的资料检索和搜集,最终每组将自己对所负责的传统节日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和展示,使全班同学对我国传统节日有个整体性的认识。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有效拓展,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课文的阅读和教学工作,也会显得十分容易。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
        在现代化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有效的助力作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开展|:一是教师对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示;二是学生将自主研究的学习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分享型展示。在第一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搜集一些相关的多媒体资料,给学生进行展示,使课文内容更加具象化,并且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的过程中,也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4]。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均节选自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因此,在开展《草船借箭》和《景阳冈》课文的教学工作之前和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于相关的影视资料,以生动还原文中所描述的场景,课前观看使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背景知识有着预先的理解,在课后观看可以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场景还原,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知;而在学生展示环节,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媒介,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使用,并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三)积极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翻转课堂”,顾名思义,是要将师生在传统课堂中的角色进行翻转,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成为辅助教学的角色。而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时,便需要教师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为学生树立充足的自信心,以确保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分享自己暑假的有趣经历,并且给予每个学生以积极的肯定和认同,使学生觉得自己分享的内容十分有意义,从而提升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渴望,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积极与教师展开互动。
        三、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之一,已经在教学工作中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以“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指导思想来制定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新课程标准之下的语文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唐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教导刊, 2017(01):146-147.
[2]刘丽琴.基于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环球慈善,2020, 000(001):P.1-1.
[3]朱寅山.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 3(4):181-181.
[4]冉旺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外语文,2016,000(010):7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