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周静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周静
[导读] 新课改下,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主要针对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进行论述。

周静   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
【摘要】新课改下,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展开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主要针对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如何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提高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趣味;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83-01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对音乐重视力度不足,只关注语数外几个重点科目。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和审美能力。
        一、提高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动的性格,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多一些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传统模式下单一的讲课。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用一些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多加入一些声音的模拟,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故事,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课堂的学习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模拟一些音乐场景,要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加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体验,提高学生自身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上要采用模拟情景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的场景,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学生融入其中后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从而爱上音乐。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上课容易走神,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从而让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更高效。教学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几个音乐作品的不同点,多与学生交流分享,增加学生音乐学习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流行元素,在课前引入一些流行的曲子,学生听后再引出本节课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可以对比来听,达到音乐迁移的效果。
        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需要音乐教师多发现,多创新,在教学中要学会不断改进方法,让学生音乐课堂的学习更高效。
        二、鼓励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授课中要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大胆尝试,或者说出作品中表达的情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表演音乐作品,表演后教师给予一定的积极评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师要多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要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以及爱好,倾听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即使学生对于音乐章节理解是错误的,也要虚心倾听,多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都会提高。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多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赞美学生,给学生做出积极的评价。



        三、音乐教学中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现在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尤其重要。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直观把音乐的内容呈现给学生,避免了书本中生硬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内容的记忆力,让音乐教学课堂变得更生动、更高效。
        四、音乐教学中多采用乐器教学
        说到音乐就会马上联想到乐器,乐器的使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乐器的演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实践能力。新课改下,需要音乐教师熟悉各种乐器的使用方法。课堂上教会学生使用基本的樂器演奏歌曲。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教学生看简单的乐谱,让乐器学习更轻松。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乐器的表演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音乐学习更有动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通过团队形式进行学习的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的为主体,有助于培养其群体协作意识,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运用合作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班级内所有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及成绩,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定的任务,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学习中去。之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的自由讨论,每个小组内部整合各自意见,形成统一认识。为了确保合作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相结合,这样学生们参与产生讨论学习的兴趣,才会有话可说,在合作中深入理解音乐知识。
        小学生活泼好动,学習方面的动机性和目的性不强,所以要想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方法,始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学唱歌曲,从中体会快乐,获得感悟,提升审美意识,所以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音乐理论知识和唱歌技巧,要注意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首先,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当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就会产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动力。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合唱歌曲的场面录制下来,然后为大家播放,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其次,小学生具有自由活泼的天性,如果学生过于严苛的强调课堂纪律,约束他们的行为,这会压抑其天赋,使其降低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注意建设开放性的课堂,营造宽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加入一些小学生们喜爱的活动,比如巧妙融入游戏教学的方法,就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在音乐知识和学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学生要想高效学习音乐知识,是需要音乐教师的指导的。当然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教师担任的不仅仅是单纯授课,还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鉴别音乐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爱上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超.浅谈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202.
[2]陈燕.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16):217-218.
[3]唐恬.“互联网+”背景下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8):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