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胡锋
[导读] 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成熟,对整篇阅读内容不感兴趣。即使学生有一定的表达热情,但由于语言体系的不成熟,他们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绘本阅读就是要运用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多个维度探讨了绘本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合适的绘本进行教学,提高表达欲望;运用绘本中的图画,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胡锋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实验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不成熟,对整篇阅读内容不感兴趣。即使学生有一定的表达热情,但由于语言体系的不成熟,他们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绘本阅读就是要运用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主要从多个维度探讨了绘本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选取合适的绘本进行教学,提高表达欲望;运用绘本中的图画,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运用绘本中的内容,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绘本教学,将学生的想象力转化为生动的语言表达于众。
【关键词】文本阅读;小学低段;阅读教学;表达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11-01

        运用绘本辅助表达能力教学是近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如绘本教学方法不恰当、绘本内容开发不足等。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作用,如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绘本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增强学生的主观情感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学生有了“想说”的愿望,“可说”的话题,就会在每次的训练及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习得“会说”的本领。
        一、选取合适的绘本进行教学,提高表达欲望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兴趣不一样。因此,在选择绘本进行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选择绘本,只有孩子自己喜欢,贴近孩子的现实生活,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孩子真正融入绘本,学习绘本语言,使用绘本语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段目标与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与说明,针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读书真快乐”主题,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以调动学生原有阅读经验,通过图画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穿插《三只小猪》绘本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表情、动作,感受人物的滑稽和情节的出人意料,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孩子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环节中,孩子们在小组中讨论,梳理故事情节,设计人物表情动作和台词,提升了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运用绘本中的图画,培养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
        绘本中有许多美丽的图画,其中许多蕴含着丰富的真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绘本中的图画,发挥图画的阅读效果,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课文,形成有效的阅读。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故事中的知识,欣赏人物,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基于这样的课程基本理念,在统编版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五》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插入了《小房子变大房子》的绘本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故事中“大”和“小”的关系,通过图片的观察,理解大小是相对的。图画呈现的空间感为学生体会“大小”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感受故事情节的推进对“大”“小”的影响,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聪明老先生的聪明之处,提升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三、运用绘本中的内容,加强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比较困难。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所学所练,提高表达能力。在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文《影子》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后用绘本《弄丢影子的男孩》来进行课文的拓展与提升。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对影子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图文对比,理解、体会阿飞表面说的话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将课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直观的、零散的关于影子的经验,通过拓展阅读故事活动,自然地向科学探究延伸,在预习、质疑、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并提升表达能力。
        四、运用绘本教学,将学生的想象力转化为生动的语言表达于众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通常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当一个故事结束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结束后的情节。例如,文章着重描述一个人的感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角度还原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年级学段学生作出了如下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笔者在教学《雪孩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的情谊与分别,想象二者的后续故事发展。就在学生展开想象并抒发自己内心想法的时候,笔者引入“聪明豆绘本”系列《雪孩子》这本绘本故事,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因为他们发现这本绘本和语文书上的故事名字一模一样,他们迫不及待就想深究故事的情节发展与结局。雪孩子的这些举动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联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引发他们对“友情”的感悟,引发对友情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充分融入故事情境,建立绘本内容与自身的联系,从口头表达转换为书面表达,达成本单元的写话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过程中,要正确使用绘本,进行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情感共鸣,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文.借助绘本,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10):45.
[2]杨思敏,徐梅.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绘本创意教学[J].文学教育(下),2020,(07):38-39.
[3]陈妙林.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8):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