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许永太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广义上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生物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则更加全面,指的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是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转变成“知识+思维+实践能力”全面教学,基于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需要广大教师时刻关注才行。

许永太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慈山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广义上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在生物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则更加全面,指的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是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转变成“知识+思维+实践能力”全面教学,基于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是对教学的更高要求,需要广大教师时刻关注才行。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23-01

        引言
        以往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还是偏向知识点的传授,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养成探究生物以及生物培养所养成的思维、情感、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文将首先分析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其次给出培养的策略和建议。
        一、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1.生命观念:生命是个很神奇的存在,世界上的大多数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一块树皮、一块皮质的能等,初中生物要带领学生感受生命的律动,领悟生命之美,了解生命的基本构成和结构,在对生命有更好的理解基础上,也逐步加强对生命的敬畏[1]。
        2.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让学生对生物、生命现象以及规律有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思考,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通过假说与演绎、推理与反推、归纳建模等思维发散,将知识学活学透。
        3.科学探究:如果理性思维是思维层面的,那么科学探究就是实践动手层面的,一方面要对不解和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进行有效的观察、设计实验、方案优化,交流讨论等科学探究,一方面要在探究过程中体现科学性,探究过程要严谨,要真实,不能弄虚作假。
        4.社会责任: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学到的知识在应用在生活和社会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参与到社会事务的讨论和实践中去,帮助他人,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初中生物核心素养概念教学
        (一)创新教学内容,进准定教
        教学内容的创新,在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生物教学价值观取向,了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精准定教,逐步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单纯的“知识教学”转变成“知识+思维+实践能力”全面教学,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养成探究生物以及生物学习所养成的思维、情感、技能和实践能力各方面能力,结合上述初中生物核心素养四大模块的分析,将核心素养四大模块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二)加强观察和感知,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领域的培养,除了教师在日常渗透生命观念知识外,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加强观察和感知,多让学生接触生命、感知生命,比单纯的说教效果更好,具体来说,即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命现象,比如人的呼吸、鸟兽的鸣叫、树木的生长等等,感受生命律动的奇妙;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去观察细胞,感受生命的律动;给学生展示多媒体大屏幕模拟的生命体或细胞,让学生加强观察和感知;让学生多接触生命的变迁,比如让学生自行做实验种植,观察和感受植物幼苗的茁壮成长,会让学生提升生命观念。总而言之,生命观念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来增强,而观察和感知的对象是多样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逐渐的,学生的生命观念才会完善成型。
        (三)自主探究+问题导学+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首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加提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一直在说的事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才能真正将知识化为己有,才能了解知识的本质,思维发散更敏捷、更有效;其次,鉴于初中学生生物学科基础薄弱,思维也不成熟,通常也需要教师科学有效的启发引导,而学生的启发引导常采用问题导学法,给学生创设有教育意义的问题、主题或话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最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也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建立对某一知识点的良好认知,通过交流、思辨、探讨逐渐还原知识点本质,提升理解和认知[2]。
        例如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和条件有哪些,普通的影响因素有光照、二氧化碳、温度等,引导和启发学生联想、猜想、设想到其他的因素,再思考如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理性思维的过程。
        (四)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可以和实验教学配套来看,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解决实际的问题,或者尽可能多的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哪怕实验很小很简单[3],例如“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设计一下对照组实验,分别设置遮光叶片和不遮光叶片、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叶片等,在阳光中晒几个小时,煮沸破坏叶肉细胞,加入酒精加热使得叶绿素融入酒精中,然后加入点就稀释液,观察颜色反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做到精准策略、准确记录,不能弄虚作假,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态度的培养。
        (五)引进来+走出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先来看“引进来”,指的是将社会或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引入到课堂探讨中来,比如说杂交水稻,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等,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够将生物教学和生活、和社会联系在一起,逐渐增加学生的社会主人意识[4]。其次在于“走出去”,鼓励和引导学生将生物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例如新冠疫情期间,社会上流传很多新冠疫情的流言迷信,比如“全身喷洒酒精或氯能杀死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服用布洛芬导致病情恶化”、“气温升高后,新冠病毒将自行消失”等,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其是否合理,并对他人进行宣传,让流言止于智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培养是对学生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学更高的要求,结合上述的建议和策略,广大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精准定教,有效展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永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8,000(008):271.
[2]周颖.例谈基于概念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8,34 (11):75-78.
[3]先明香,伍春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以“光合作用”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034(010):28-30.
[4]石菲.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