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的灵感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王叶慧
[导读] 在学生的数学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此时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灵感对学生解题具有较大的帮助。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解题灵感,让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本文从数学解题教学的情况出发,研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具体的激发学生解题灵感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王叶慧     兴义市第九中学
【摘要】在学生的数学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此时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灵感对学生解题具有较大的帮助。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解题灵感,让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本文从数学解题教学的情况出发,研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具体的激发学生解题灵感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关键词】学生;数学解题;灵感;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39-0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灵感,不断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低的原因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够
        首先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是影响其解题灵感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能够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都远远低于对于其他学科的喜爱。而家长以及教师引导的不够,也是导致学生解题灵感较低的原因之一。对于家长来说在高中阶段都会给学生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舞蹈班等,这也间接分散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相比而言几乎没有家长为学生报数学班。
        (二)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数学知识点
        其次由于学生无法充分掌握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内容,因此不利于学生解题灵感的培养。每个数学题目都对应着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如果学生能够准确看出所考察的知识点,从出题者的角度出发就能够正确解题,避免错误的情况发生。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不能真正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从而导致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关于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介绍时,学生们对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能够有准确记忆。但是当掺杂有加减乘除的复杂数学题目时,部分学生将会难以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从而出现解题错误的现象[1]。
        (三)学生对细节的注意不够
        第三高中学生在对细节的把握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不利于在解题过程中进行反思。由于是大班上课教师无法将注意力集中于所有学生,因此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在所有授课时间内完全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对于座位靠后的学生,更加容易出现开小差的情况。从我国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看出,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较低,因此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不会仔细听讲。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当数学教师讲解简单计算时,学生们会听的仔细。但是当教师讲述难度较大的数学题时,很多学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
        二、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灵感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反思习惯
        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从我国高中学生数学解题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很多学生甚至都不会草稿,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只会对着题目发呆,显得无所适从。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解题正确率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让题目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者竞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家长也需要进行课后作业的辅导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2]。
        (二)提供更好的数学解题方法
        其次我们需要为学生介绍更好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对存在的错误进行反思。尤其对于某些计算题来说,如果通过硬算的方法来求解,那么将会费时费力。从我国高中学生所用的解题方法来看,大多数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数学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大量数学题目的练习,从中总结出适合于题目的解题方法。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口诀、公式的方法,让学生们掌握解题技巧,提高他们解题的正确率。
        (三)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最后对学生解题灵感的培训,还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有些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数学解题技巧,提高解题正确率,做到有效的反思,轻松地拿到高分。而有的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相对困难,难以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解题错误率较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互经验的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之间对数学学习的方法进行探讨。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设置一块特定的区域,让学生们将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进行记录,其他人则能够进行讨论和交流。还可以在班级中营造一定的数学学习氛围,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成绩[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灵感,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同时也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解题准确率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灵感。
参考文献
[1]许保民.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的思维灵感[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00(005):176-177.
[2]夏成元.在作图过程中寻求数学解题的灵感[J].中学生数学:高中版, 2015(6):4-4.
[3]许保民.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诱发学生的思维灵感[J].新课程研究旬刊, 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