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王晓莉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王晓莉
[导读] 小学新课程教学标准实施后,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核心素养就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既需要合理的课堂氛围营造、师生的高效互动等教学形式的创新,也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硬件支撑,尤其在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小学的多媒体教学内涵和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拓展学生视野,辅助知识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

王晓莉    陕西省彬州市紫薇小学  713500
【摘要】小学新课程教学标准实施后,培养学生的学科专业核心素养就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既需要合理的课堂氛围营造、师生的高效互动等教学形式的创新,也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硬件支撑,尤其在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小学的多媒体教学内涵和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拓展学生视野,辅助知识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165-02

        引言
        小学学生容易对外界信息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和思考,因此利用集合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媒介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成为了小学教育提质增效的倍增器。小学语文更多的注重学生在阅读、文艺理解、文字表达、口头表述、思维逻辑、发散想象与实际应用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不仅需要教材书本知识的支持,更需要的多元的社会元素进行补充,这就必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因此利用好多媒体教学,对小学语文来说意义重大。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分析
        合理科学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这既表现在老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显著提升,又体现在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与完善上。首先对于学生群体,小学生是刚刚从幼儿教学步入的一代群体,在认知水平与智力水平上还在急速发展阶段,到了六年级后,基本的语文学习和应用能力都有了一定储备,需要再全面的巩固和提升,为今后的更高阶段学习做好准备。而不少学生在这时有了厌倦和懈怠的情绪,积极性有所下降。这时老师就需要引入多媒体技术来增强课堂的丰富性、多样性和趣味性,以生动直观的视觉听觉内容来刺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专注经历去学习教材中的核心内容,保证课堂的教学秩序。其次,多媒体教学能够容纳更多的拓展知识,让老师有针对性实现语文教材内容外延,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些文章的内在涵义,在写作学习上可以拥有更多的素材。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把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历史编制成一部简单的动画纪录片放映,让学生更加了解作者的身份背景以及写作这首词时的外部环境和内心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这首词的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最后利用多媒体能够强化学生对于语文实践应用能力提升[1],比如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中的智能演讲评测软件,组织学生即兴发言,通过智能的分析,给出学生针对性的建议,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应用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高效运用多媒体形式的实践策略
        (一)在课前准备阶段使用多媒体实现高效预习
        很多六年级的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语文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些同学就会出现感觉良好等错觉,认为语文的学习就不需要额外的课前准备工作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六年级,是对学生的知识总体巩固与进一步拔高,很多的诗词文章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表达、习作方面也有新要求,更需要学生去扎实做好课前的准备预习。这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先进技术,提升课前预习的效率质量。这里的多媒体教学主要用来做课本正文的简要介绍和脉络梳理,把课文的大纲以PPT的形式罗列出来,在针对具体的文章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别去补充相应的预习内容,可以多为案例形式的游记、故事等。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教材中学习《七律长征》这一课时,由于该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所作,韵律是古代的七律诗,但是内容是红军革命时期的伟大壮举。


而小学生在历史学习上可能有所欠缺,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先给学生补充长征的相关历史,可以播放一段长征的纪录片,让同知道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些关键的概念,再通过PPT把诗中所写到的重要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强调。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较为平顺,也会带着一些问题和兴趣去了解这首诗,老师以问题为导向来进行教学,学习成效也会有所改善。
        (二)在确保学生专注力上利用多媒体教学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爱玩、好奇心强,这也导致他们在专注力上具有一定的不足,很多学生在长时间的接受一种类型的信息传导后,就会产生相应的厌倦、反感情绪,如果在一定的区间内无法有效的改变,其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向,比如思想抛锚、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不良的课堂行为都会出现,一方面对老师来说教学秩序受影响,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时就要发挥多媒体的内容丰富和趣味性优势,通过不同类型的内容信心来达到学生感官感受的调动作用,让其被一些新颖的图像、文字、声音、动画所吸引,从而能够更好的集中注意力[2]。
        仍以小学人教版中的六年级教材中《故宫博物院》讲授为例,这里的文章有四篇材料来介绍故宫,多是文字性内容,尽管有一张平面图,但是仍旧不能全貌的展现故宫的宏伟气势,且本节课内容较多,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一般,如果紧靠教材讲学,难免会让学生感觉在云里雾里,久而久之就会厌倦。那么老师就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利用人工智能和VR技术,实现故宫博物院的3D影像重建,并通过希沃白板等多媒体黑板向学生进行播放,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故宫,在辅助以声音讲解,把宫内外环境,建筑群的分布、建筑风格、馆内公开的重要藏品都一一的直观展示,再结合课文中的介绍,学生相当于远程的游历了一次故宫,其兴趣会被极大的调动,专注力也相应的提升了。
        (三)新型课堂环境氛围打造中应用多媒体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对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讲的沉闷、严肃、固化的语文课堂环境开展全面改革,从而形成一个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独立意识强烈、积极主动思考、善于与老师沟通交流、互动与合作学习有效的轻松、愉悦、高效的课堂环境。这样的环境打造离不开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支持。老师以此多媒体的课程资源基础,借鉴相关的授课模式,并把相关的素材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终端与同学们进行深入的交流。此外在小组讨论或者比赛等互动环节,都需要一定的画面引导,比如分组的确定、问题的表达等,都要在多媒体的黑板上利用PPT形式进行显示,这些技术上的保障必须依托多媒体教学。通过其支撑下的互动教学模式设立,学生能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入到缤纷多彩的语文讲学当中去[3],其主体感受更为强烈,学习的成就感和方向感也更为的明晰,就会独立主动的去研究、学习语文知识,巩固、训练语文应用能力,以期达到相应的本身价值目标。
        例如在六年级人教版教材中有一节课的语文园地中,其交流平台部分是让同学们交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其中提到了一些方法要点。由于该部分是交流课,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学生进行分组,并在多媒体的屏幕上把这些要点进行放大,让每组学生分别围绕不同要点进行讨论,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而老师可以把实例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准备好,让学生讨论后,派代表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去画关键点,最后老师进行点评,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正确的关键词句,让学生能够直观比对,找到失误与不足,进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改正和提升。
        三、结束语
        把形式多样、先进科技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今后的语文教学发展带来了更加深厚的内生动力。小学老师要通过在课堂教学的预习准备、氛围营造、互动学习、课堂效率保证等方面灵活高效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努力提升技术的教学优势,从而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8 (2):147-148.
[2]常桂贤.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8(15):48-48.
[3]韦健.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智富时代,2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