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语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苏欣
[导读] 当前,核心素养成为引领学科教学变革的方向。语文的核心素养核心在于学生能够合理建构语言并科学应用。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其中之一便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语感是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良好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语感的培养进行了深度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经验。

苏欣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215121
【摘要】当前,核心素养成为引领学科教学变革的方向。语文的核心素养核心在于学生能够合理建构语言并科学应用。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其中之一便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感。语感是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良好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且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语感的培养进行了深度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语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11-02

        著名教育家王尚文曾提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高品位的语感。”可见,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感即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对语言的“嗅觉”。著名教学学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训练学生语感与思维,这应该从儿童时期开始。”
        这就意味着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便需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文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小学阶段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以下重点对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借助听读,培养语感
        学生语感的形成首要的就是需要大量语言符号的输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建构自己对词句的认识和输出,在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中,会自动养成语感。可见,在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上首要的就是应该给他们大量输送语言符号。这是他们自己建构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教师要着重学生的阅读。一方面是要能够在听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对语感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积累语感。因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是提升他们语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听读活动。
        在听读活动中,要有目的性和策略性。首先,教师需要给他们创造相关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浸润在美好的环境中愉快地听和读。其次,教师需要丰富他们听读素材。除了让他们听读基础教材外,还需要充分引导他们听读学校统一提供的语文阅读绘本。同时,还可以和家长沟通,向家长推荐一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课外读物。最后,教师还需要注意听读的方式。在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用句,尤其是要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用播放有声的文章,且还需要重视自己的读,自己现场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很好地感染低年级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还能够做到和低年级学生有效互动,这样可以很好地启发他们对语感的认识。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让低年级学生自己读、分组读,有感情的读或者按照角色读等,总之要让学生在愉悦地氛围中通过读来自己感悟语文的魅力。
         除了以上外,教师还需要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大量地背诵。有关研究表明:12前是一个人记忆最佳时期。有效地背诵可以让学生快速奠定语言学习的根基,可以让低年级学生逐渐对语感产生感觉。所以,教师在语感的培养中要特别注重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和背诵,这是他们建构与内化语感的基石。
        二、赏析词句,揣摩语感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在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上,要让他们在思考中获得对语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和语感的关键方式。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赏析词和句,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其中的奥妙和情感,从而让他们在不断揣摩中提升对语言的灵敏度和感悟能力。在赏析中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恰当的方式,比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会圈出重点词和句,以小组合作方式共同赏析这些词和句。笔者适时引导让小组思考词和句运用的奥妙之处,然后小组发言阐述本组对这些词和句的认知和理解。紧接着笔者会让小组考虑这些词是否可以被替换,并需要说出替换的理由。或者是这些句子还有没有其它表达方式,换另一种方式效果是不是更好等。总之,笔者会引导启发小组间的思考和探索,从而让他们在思考中碰撞思维的火花。最后,笔者会让小组用这些词造句,且模仿句子写出类似的句子。小组上台展示成果,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在自我兴趣驱动下主动进行思考和揣摩,进而可以很好地达到语感的培养目的。



        三、强化训练,内化语感
        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上,也需要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验和培养,最终可以内化为学生的语感培养。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听说读写均需要发展,在训练中教师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写作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对他们的训练要循序渐进进行,切记上来就让他们写作文。比如在词语的运用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填空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给出几个选项让学生自己选,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在句子的训练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也可以提供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写。或者还可以让学生说,锻炼学生口语能力。在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是内化语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语言运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四、创设情境,刺激语感
        (一)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体验语感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语感,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潜能与探索的精神。这样不仅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且还会增加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去体验语言的感情和用法。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创设真实的情境,并给学生提供剧本或者让学生自编自演,进而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训练语感的练习。学生在体验中可以结合情境揣摩用词和句,并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二)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语感
        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如何并非单纯是通过考试成绩反映出来的,最根本的是体现在生活中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上。因此,在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上如果能够引入生活情境可以起到很多的促进作用。在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上,适当的引入生活情境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最重要的是这样有助于低年级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情境来感悟语感,也会让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富有兴趣。
        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他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并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语感培养需要,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笔者在讲词语的合理运用时,结合生活情境来引发他们对词语应用的思考。小学生比较喜欢大家来找茬这个游戏,为此,笔者给学生设定了相关的生活情境,并将用词不得当的句子插入其中。然后,让他们来找茬、说出错误原因,并说出正确的用法。学生在欢快的找茬中感悟了语感,也提高了生活中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五、激发想象,深化语感
        (一)引导学生续写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的奇思妙想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在语感的培养上,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续写,这样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并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留下了续想的空间,教师可以启发低年级学生大胆想象,根据文章原来的思路继续写下去。实践证明,续写对学生语感和语言思维的培养均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补白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感,必须培养他们的思维,小学生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可以从不同视角启发低年级学生进行补白。他们徜徉在想象的世界里,能够进行联想,能够在感悟中慢慢深化对语感的认知。
        结论
        良好的语感需要生活、心理以及情感等经验的积淀,同时也需要具备理解、想象以及联想等能力。可见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个长期的任务。所以教师在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上要根据他们的认知阶段和发展过程,采取科学的语感培养方式,这样在低年级学生语感的培养中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仅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带来有益的启示,大家尽管变革思想和教学方式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丹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 102-103.
[2]刘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华夏教师,2019(13):37-38.
[3]苏彦龙.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