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1期   作者:林武元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英语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的任务也就更加紧张,为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及提升。之所以要加强英语有效阅读的教学,是因为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新一代国家领班人,综合素质必须要强,加上现在国际化趋势已成必然,学好英语也是为自己加分[1]。

林武元    惠来县前詹镇教育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英语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的任务也就更加紧张,为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及提升。之所以要加强英语有效阅读的教学,是因为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作为新一代国家领班人,综合素质必须要强,加上现在国际化趋势已成必然,学好英语也是为自己加分[1]。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类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4-014-01

        引言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是教师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层面,导致与时代脱轨,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发挥其功效,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学习新型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从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从任务型教学培养合作精神、突出教学主体,因材施教、学习指导教学几方面入手[2]。
        一、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英语阅读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这项技能至关重要;第二是通过阅读,让学生的知识点增加,例如在面对一篇文章时,会出现生词,便可以通过字典解决问题,还有加强交际能力方面,最好使用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表达空间。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对象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方式上要摆脱传统模式带来的固化,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反客为主;在思想上要懂得创新。例如现在的微课,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授课方式;另一方面是教学沟通,在以往教师都是“高高在上”的感觉,以学生之间的距离存在悬殊,在新的改革下,要懂得与学生走进,架起友谊的桥梁。对学生而言:学习的任务加重了,比较看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也增加了很多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下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在掌握阅读的情况下,提升对文章的落实,还有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民俗等等,以便以解题。
        就像上文中讲到的,虽然课程标准已经发布很长时间,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存在问题,具体情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距离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便出现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实施效率低下,课堂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接下来,介绍有效课堂策略[3]。
        三、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生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生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英语教学情境、从任务型教学培养合作精神、突出教学主体,因材施教、学习指导教学。



        (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首先是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由于英语所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知识点也包括中西两方,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其次,学生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也比较有意思,但是这种有意思,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为了结合范围广这个特点,书本的内容上也很丰富,不仅有基础的单词、英语语句,还搭配了使用方法,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以及运用;但是从客观的角度看,英语教材所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相连接,并且是离不开生活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备课,将生活的事例展现到课程上,从而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掌握其中的难点,并以此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
        例如在学习某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上台表演,举例以:这周末打算干什么,学生之间可以正常的交流,或者是模仿教师、家长的角色,想象一下他们的周末会干什么,由此激发交谈下去的兴趣点,但是在遇到一些不会用的生词时,教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收集更多的单词,在阅读的基础上,又扩展了新的知识点,可谓一举两得[4]。
        (二)从任务型教学培养合作精神
        任务型教学唯一的好处就是目标明确,能够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更好的阅读技巧,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方式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最后效果不尽如人意,或者是出力不讨好。所以教师要转变这种方式,可以根据课程开展合作,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例如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主动吸引学生参与阅读,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安排学生搭配任务,自行完成,最后再以组的形式检查阅读成果。其实这种方式可以取长补短,有些学生因为特性问题,可能发音不标准,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一起帮助学生改善这种问题;还有的学生羞于开口,如果是和同学之间便会消除这种心理。
        (三)突出教学主体,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课堂中尊重学生,一切阅读目的要围绕着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对英语的接受程度是不相同的,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面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不要局限在课本上的阅读了,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让学生自行阅读,还有一些生疏的单词,引导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从课本入手,首先要让他们掌握对单词的认识,这样在阅读时才不会遇到“拦路虎”,最后可以让他们多学习一些课本中的生词,从而提高基础;如果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话语开始,从而一步步培养阅读的能力,面对这种学生的关键就是不能操之过急。
        (四)学习指导教学
        其实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坏,与教师有着直接关系,但不能完全取决于教师,还有学生的态度问题,但是作为教师就要完成自己的本分工作。例如学习英语无非是从听、说、读、写四方面入手,无论是阅读还是提升做题技能。所以为了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单词开始入手,毕竟文章是由单词组成的,例如:联想法、延伸法、同义词组法等等。当然在教学中也要转变身份,以“引导人”的身份,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接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对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讨的简要分析。其实英语在学生群体中的接受度普遍不高,而且很多学生会羞于开口,作为教师可以转变身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放下“警惕性”,可以自信的开口,或者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之间交流,从而改善这种现象。另外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毕竟学生之间的特性不同,要提供人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彭琼枝.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90.
[2]刘晓冬.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中职英语有效阅读教学途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60-61.
[3]葛书祥.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64.
[4]何锋.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讨[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