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陆虹
[导读]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语文阅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通过专业调查研究可知,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整体偏低,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且随着游戏与智能网络设备的普及,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这些东西所吸引,因此更不愿意花费空闲时间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要实现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需使用特殊方式。本文以小学低年级作为研究

陆虹    昆山爱丹特外国语学校  215300
摘要: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语文阅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通过专业调查研究可知,我国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整体偏低,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并且随着游戏与智能网络设备的普及,学生的注意力逐渐被这些东西所吸引,因此更不愿意花费空闲时间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要实现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需使用特殊方式。本文以小学低年级作为研究主体,重点分析了提升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203-02

        引言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促使阅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变得更为显著,不但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同时对拓宽学生思维与培养学生情感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已经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的重要关注点。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
        一直以来,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都是在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基础上开展的。在这一过程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为全民阅读质量创造相对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低年级学生实行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首先可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与自主性,其次可培养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可在有效实现低年级综合知识丰富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提升。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意义,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现状
        在小学新课标内容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生课外阅读给予了相对明确的要求,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课外阅读要求,第一学段主要指的是1-2年级的学生,第二学段则指的是3-4年级的学生,第三学段则是5-6年级。其中,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课外阅读书籍量控制在最低5万字的水平以内,并且处于第一阶段的学生还需背诵至少50篇优秀诗文作品你。第二学段学生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再增加35万字,第三学段的学生优秀古诗文背诵增加到六十篇,与第二学段相比,阅读量也增加到145万字。但是在调查研究中可发现,新课标要求下的小学生,并未达到新课标关于课外阅读量的阅读标准,特别是一些教育基础相对较差的农村地区,其阅读量的实际完成度要相对更低。甚至还有不少幼儿园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很难应付有关课外阅读量的要求。致使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与新课标对课外阅读规定之间差异的根源性因素,主要由于小学生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措施
        (一)发挥亲子阅读方式作用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单纯依照教师口头要求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往往很少会有人做到。对此种状况,可令教师主动与学生共同参与到阅读中去,灵活依照学生具体兴趣与意见,与学生共同制作阅读计划。在家长的督促之下,学生更加可以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在此状况下,学校需与家长保持可及时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将所有家庭都将亲子共读的照片张贴出来,学生以此为傲,往往会更加愿意与家长一同阅读。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可召开家长会议,选择家长与学生代表分享阅读所带来的收获与喜悦。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在学校的引导之下,学生的阅读习惯才会一直坚持下去。
        (二)发挥网络视频软件作用
        通过发挥网络视频软件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拓宽阅读整体深度。


新媒体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当前对于此方面的要求相对比较薄弱,将新媒体逐渐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去,对于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十分有利,促使学生阅读活动变得更加深入。举例说明,积极鼓励家长发挥网络视频软件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率。在对学生课堂互动参与进行初步培养与训练之后,教师需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提高与自我完善的意识,不断引导学生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以此为学习更高水平的知识创造良好的铺垫与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
        课内阅读量整体来说较为有限,往往难以实现学生阅读需求的满足。但是课外阅读活动可为学生创造更多阅读体验,促使学生阅读总量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在保证实现学生求知欲望满足的同时,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鲁迅先生曾将读数比作密封酿蜜,采出来的花蜜越多,那么酿出来的蜂蜜也会越多。读数同样是这个道理。读的书越多,学生也会变得更具内涵,因此想象力也会随之变得更丰富。课外阅读课有效弥补学生课内阅读量少的问题,有助学生丰富阅读总量的同时,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年龄小,难以集中自身注意力。基于此,教师需深入思考,探究总结更多更好的课外阅读。可在班级创建微信公众号,令家长可在该平台看到班级所有学生的阅读情况,还可在公众号中分享相对经典的阅读片段,促使家长及时督促孩子开展阅读活动。举例说明,可以动画片的形式令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为学生推送《格林童话》,学生阅读完之后,在家长配合之下尝试着讲故事,之后录入到微信公众号中,发送到群中,促使学生讲的故事可以有分享的平台,在对故事进行重复的过程中,促使其可以逐渐在分享的过程中收获乐趣,学习到新知识。
        (四)尊重学生个性需求
        依照学生个性需求开展阅读活动,有助帮助学生保持长期的阅读兴趣,甚至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理念。阅读作为智力性行为,阅读的开展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的过程。一直以来,阅读行为无论是行为与内容方面,学生都会依照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特征选择阅读内容。针对这一特征,教师与家长需深入观察与引导学生,一定避免对学生进行过多干预,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更改孩子阅读兴趣,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在阅读活动中,家长与教师需使用合理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五)完善课内外阅读之间的衔接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往往都过分关注对于语文课本的额学习,继而极大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与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素质教育要求下,多数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关键。但是如何实现课内外阅读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需要教师逐渐实现课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好课文延伸背景资料、课文相关信息资料等,逐渐创造出更好的语文阅读环境与氛围,创建合理课内外阅读通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推动学生视野拓宽,实现知识丰富。举例说明,在教授白居易的《草》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之时,教师还可准备杜牧与苏轼的诗词,积极地引导与点拨学生去阅读诗人其余古诗。这不但可将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充分激发出来,还可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低年级阅读兴趣与热情的激发,可从多个途径与渠道作为出发点,其中包含合理的图书选择、良好的环境氛围营造与加强家长沟通等,促使学生逐渐从多个角度认识到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同时逐渐在阅读中形成一种享受,增加学生阅读热情,通过正确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收获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武兴华.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与策略[J].学周刊,2020,(36):45-46.
[2]吴炀妮.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0,(46):27-28.
[3]丛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以X小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11):5.
姓名:陆虹出生年月:1993.09性别:女籍贯:江苏省昆山市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单位:昆山爱丹特外国语学校单位所在省市:江苏昆山邮编:215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