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吕铃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吕铃
[导读] 阅读是学生实现语言知识积累,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书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阅读技巧,扩大小学生阅读面,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对整书阅读进行简要阐述,探讨小学语文整书阅读的方法,并提出小学语文整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吕铃   桐乡市濮院镇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2
摘要:阅读是学生实现语言知识积累,汲取思想道德营养,开阔视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书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阅读技巧,扩大小学生阅读面,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将对整书阅读进行简要阐述,探讨小学语文整书阅读的方法,并提出小学语文整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书阅读;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206-02

        所谓整书阅读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向小学生推荐符合其认知能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或经典名著,让学生能够扩大阅读量,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整书的细节和脉络的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将学科内容和结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在名著阅读训练的过程中深化对思维方式的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消化书本中的情节和内容,进而使得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开展读写活动,为优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奠定良好基础。以下将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整书阅读的方法
        (一)图文结合阅读法
        顾名思义,图文结合阅读就是将文本与图书的插图进行参照,实现文本信息和图片信息的互相补充,达到理解阅读内容的目的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法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更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例如:小学二年级阶段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童话故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线索,引导学生阅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蚯蚓的日记》等,这些绘本图书具有丰富、艳丽的色彩,文章叙述简洁,小学生边看文字变观察图画,很容易产生联想,进而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二)略读法
        当学生拿到一本书,内容较多,而阅读时间有限,这是可以采用略读法进行整书阅读。采取略读法进行阅读时需要注重阅读顺序,先阅读书名和序言,对书籍的主题具有一定了解后,在进行整书略读。
        例如:小学高段阅读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向学生推荐《城南旧事》一书,这本书主要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很容易让小学高段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采用略读方式,学生可以从序言入手,了解写作背景和书中的人物等,结合自己的质疑对整书进行浏览,在略读中抓住主要信息,了解书的整体脉络。
        (三)精读法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采用精读的方式进行整书阅读比较适合,这种方法能够实现阅读知识的内化,让学生获得阅读知识的积累。精读通常包括架构性阅读、理解性于都和批判性阅读。架构性阅读主要了解数的梗概;理解性阅读则更加深入,需要在阅读中掌握语句中的关键词;而批判性阅读则是在与读后对书进行评价,分析作者的观点。
        二、小学语文整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加强好书推荐
        教师开展整书阅读教学时,需要重视好书推荐环节。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教师推荐的好书,往往会让小学生兴趣倍增,对整书阅读充满期待。教师在推荐好书时,需要遵循主体性原则,需要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推荐。其中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将教材作为推荐线索。



        1、以教材内容为线索
        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大多具有代表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目。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第一单元中收录的数篇描动物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向学生推荐好书,比如:《昆虫记》、《青鸟飞过》等,通过阅读整部书,强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与教材内容相吻合。
        2、以课文作者为线索
        将课文作者作为线索能够让小学生对作家产生更浓厚的了解兴趣,会自觉探究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掌握作者写作风格。
        例如:《白鹭》课文的作者是郭沫若先生,郭沫若在多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及时现代文学家,也是历史学家。教师可以将课文作者作为线索向学生推荐好书。比如:郭沫若先生的《孔雀胆》、《星空》等,让学生通过整数阅读了解郭沫若的作品,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3、利用课文的情感作为线索
        将作文情感作为好书推荐线索,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阅读内容进行分类,达到强化情感的目的,对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大有裨益。
        例如: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情感向学生反应红色革命时期的书籍,比如:《红岩》、《林海雪原》等,让学生在整书阅读中,思想情感的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二)组织阅读座谈
        1.答疑解惑
        小学生在整书阅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座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趁机对学生进行整书阅读指导。在解答学生提问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记录读书随笔的习惯,随时摘抄书籍中精彩的描写和生动的语句,将这些摘抄及时归类,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循循诱导的方式解答学生的疑惑,在问题提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进而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总的来说,语文教师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基于由浅入深的原则展开内容讲授,并且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进而为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奠定良好基础。
        2.汇报交流
        教师采用整书阅读教学中,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回顾,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均具有异质化的特点,让小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整书阅读内容的讲解,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复述书籍精彩的故事情节,然后每个小组可以选派出一名同学进行汇报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整书阅读热情,还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整书阅读的情况。
        (三)实现读写结合
        采用整书阅读方式教学时,学生的阅读量将会大幅度增加,情感也会得到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知识面将变得更广,表达的欲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写读书随笔或读后感,实现读写结合,让学生吸收的知识得以吐纳,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结束语:
        整书阅读是丰富小学生语言知识积累,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整书阅读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将教材课文作为线索,进行好书推荐,组织交流汇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方锦河.探究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师),2020:0072-0072.
[2]郭小容.探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9:0199-0199.
[3]付倩倩.探析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