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性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董文汇
[导读] 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美术学科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像、理解文化内涵来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科学利用美术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探索美术学习方法,通过美术欣赏教学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感受美

董文汇   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中心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在教育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美术学科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像、理解文化内涵来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小学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科学利用美术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探索美术学习方法,通过美术欣赏教学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感受美术知识的深刻内涵,为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更多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77-01

        欣赏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分析和探索,使学生逐步找到美术作品的元素符号和情感表达,逐渐形成独特的审美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形象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等方面。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和主题,感受美术作品创作的全过程。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可以不断积累素材,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新知识、新思想,学会用美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比如在抽象美术作品的教学中,首先要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深刻理解抽象的特点,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抽象绘画的理解,不断激发学生对抽象绘画的热情,达到培养创新素养的目的。
        一、围绕教学内容拓展新思路
        美术作品大多受生活和文化的启发,美术欣赏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文化世界,使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在对《中国龙》美术作品赏析时,让学生先了解中国文化,包括历史、文化及美术层面,掌握龙图案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价值。美术欣赏要通过作品表象理解其深刻内涵,换言之,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拓展更多审美思路和认知,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目标。通常,小学美术欣赏课内容涵盖生活的不同方面,这也是让学生领悟生活意义的重要途径,探索美术与生活的关联性,从而将美术知识灵活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另一方面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为了巩固美术课堂所学知识,围绕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活动,用美术作品方式描述生活物品,教师给予正确指导,实践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欣赏技巧。
        二、注重优化教学技能和方式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欣赏课开始使用更多的文字、图像、声音等,突破了传统美术欣赏课的局限性,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视觉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模式中感受美术作品。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事先搜集了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内容,并制作成幻灯片。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尤其是小学生对新事物更感兴趣。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育模式,运用多种科学技术,开发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欣赏兴趣,并全身心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将美术欣赏课教学生活化
        美术创作是生活美术的重要体现,绝大多数美术作品都是受生活的启发而创作的,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都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生活场景,给学生带来熟悉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促进欣赏教学更有效率。比如,美术课欣赏《生日快乐》作品时,让学生将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相结合,想象生日场景,并且描述和勾勒出场景画面,用不同色彩进行渲染,充分表现生日场景愉悦氛围,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更好的欣赏作品,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欣赏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开展现代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悟生活意义,实现教学的理想目标,为提升教学有效性夯实基础。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美术价值和意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强,活跃度更高,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将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积极拓展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教学现状。通过对美术欣赏教学现状的客观评价,可以及时分析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从而发挥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和价值。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由教师进行,学生的评价机会相对较少,影响了教学评价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多元参与评价。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感受进行客观评价。同样,学生也应积极评价教师的教学状况,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改进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实现工作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使学生和教师相互监督、相互提高,达到更理想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是一门必修课,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欣赏课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了解现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拓展更多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美术欣赏教学生活化,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为学生创造更理想的美术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达到培养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赵炯雲.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78.
[2]李晓艺.小学美术欣赏课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03.
[3]严韵.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新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