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班会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李月
[导读]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承上启下的特殊教育期,学生可塑性最强,这一学段的班会课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如何促使小学的主题班会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在学生心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尤为重要。基于此,对主题班会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李月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世纪金源小学  666100
【摘要】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承上启下的特殊教育期,学生可塑性最强,这一学段的班会课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因此,如何促使小学的主题班会课堂焕发生机活力,在学生心底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尤为重要。基于此,对主题班会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题班会;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49-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促使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情感教育成为发展的新趋势,要求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
        一、小学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特点
        小学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指根据三四年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实际情况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在班主任的引导与组织下,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课上的参与、实验、游戏等活动获得切身体验和感悟,进而明确深刻道理的班会。体验式主题班会与说教式、表演式等传统的主题班会模式相比,力求遵循“小、近、实、活”的特点。“小”即选题切入点小;“近”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即解决问题有实效;“活”即课堂更加灵动、活泼。小学体验式主题班会借鉴于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旨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着眼于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依托于《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充分遵循体验式主题班会实践性、灵活性、时效性的特点,构建起的一个生动活泼、体验活动真实有效、环节清晰完整、学生欢迎喜爱的体验式主题班会新模式。
        二、基于主题班会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且运用情感教育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亲人般的教育和恩情,理解教师教学的良苦用心,让学生充分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理解和配合。除此之外,学生们也会在这种感恩意识的情境下,会更加地用心去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讲解关于“爱”的相关课文时,班主任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内容让学生理解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主动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二)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文章情感契合点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诸多情感,作者借助文章的形式表达情感,展现文学才华。情感往往蕴含在特定场景、特定氛围中,所以在开展教学时,为了带领学生深入感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教师可以积极借助情境教学法,创设特定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
        (三)活用多媒体教学
        众多教师逐渐发现,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浅、理解能力差是限制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应对小学生特殊的实际情况是推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情感教育本身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情感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教师无法将其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这就进一步增大了情感教育的难度。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也逐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对情感教育的推动作用。换言之,教师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更生动具体的情景,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触。以《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教材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在读书时就立志振兴中华的故事,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但是,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相对简单,而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和相关历史并不了解,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收集相应的资料,通过展示历史背景、人物资料等,凸显出周总理在读书时就展现出的宏达志愿和气魄,使阅读难度降低,进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感的目的。
        (四)选择方法和形式,确定德育载体
        任何课程都离不开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体验式主题班会也不例外。班主任无论组织什么主题的体验式班会活动,都应该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最能达到教育目标的方法,以期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探讨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转型发展,并不是一刀切,完全摒弃传统主题班会的方法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一切有利于学生体验,有助于主题班会开展的方法手段,都可以成为承载德育思想的良好载体。同时,班主任要对自己本节主题班会的活动内容更便于以何种体验形式呈现做到了然于胸,重点关注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班情、学情。这些方法可以具体为:游戏中体验的方法、情景模拟表演的方法、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知识竞赛抢答的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PPT)应用、图片、小视频、歌曲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汉语言文学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注重开展情感教育。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一定具备华丽的辞藻,但是都蕴含了真挚、热忱的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感知文章中的情感,教师可以找到教学内容的情感契合点,创设特定情境,并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知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扬才.浅谈情感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人生十六七,2018(08):74.
[2]叶萍.教育,从心开始——谈班级管理中情感和谐的艺术[J].文理导航(下旬),2017(07):96.
[3]聂素云.巧设活动开展情感教育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