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趣味田径的整合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黄福敬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各项能力素质的基础阶段,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健康的身体与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那么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当中就不会被各种压力所束缚。由此便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趣味田径能够促使小学生对体育产生各种兴趣。发展学生的心智水平与身体素质,更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学会释放自身压力,促进自身内心成长。

黄福敬    湖南省郴州市第六完全小学  423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各项能力素质的基础阶段,如果他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健康的身体与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那么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当中就不会被各种压力所束缚。由此便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利用趣味田径能够促使小学生对体育产生各种兴趣。发展学生的心智水平与身体素质,更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学会释放自身压力,促进自身内心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课;趣味田径的整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65-01

        引言: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趣味田径训练,主要是结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设计出短跑和耐力跑以及跳跃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游戏。通过运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器材,使田径训练难度大大降低,也能获得更多小学生的关注,吸引其积极参与到田径训练中。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要求,而且与田径教学的功能性目标相符。通过在以往田径训练项目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新的趣味性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加快乐地参与田径运动,使之身体素质有效提升,更好地坚定其参与体育运动的信心,培养其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
        一、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进行趣味田径的必要性
        以往的体育训练重点关注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和和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阻碍。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和健康课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就是田径教学的需求与田径的基础能力相互矛盾。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树立崭新的教学理念,将田径运动变成学生喜爱的运动。趣味田径能够解决小学体育教学和健康课之间的矛盾,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田径项目训练的同时对跑、跳等要求进行了调整,以促进学生发展展开的教学,符合健康第一、强调兴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教学理念,调动了小学生对田径知识的热爱,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由于现在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大,运动量相对减少,导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整体下降,对运动的兴趣较低,不愿意参加到小学体育锻炼中来,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和健康课中加入趣味田径是十分必要的。国家对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看重,要求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一些整改。趣味田径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欣赏到体育的魅力,能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二、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传统的田径体育项目门槛较高,很多项目并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同时许多项目比较枯燥、单一,无法得到小学生的青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趣味田径活动可以充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


这有利于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小学生活泼爱玩的心理,通过开展各种幽默有趣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转变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固有认识,让他们从小便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二)丰富学生田径体育技能,强化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以往开展田径项目教学,所运用的器材较为笨重且形式单一,甚至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导致很多小学生都不愿尝试,由此导致小学生对田径知识进行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明显降低,无法有效掌握田径体育技能,也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新时期,教师通过引入趣味性田径项目,促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用具也更为安全新颖,充满趣味性,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较为相符。目前来说,教师运用趣味田径教学项目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已经非常常见,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方面效果明显。基于此,学生能通过趣味项目更好地掌握田径技能,并在实践中有效运用,以此不断提升其身体素质,有效增强体育课堂教学实效。
        (三)丰富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
        各个学校的情况各有差异,有的学校资金紧张,在田径器材的投入上,资金缺乏,无法确保少儿趣味田径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对此,要积极研发自制器材,这不仅可以满足趣味田径的训练要求,也能够极大的节约学校资金,在自制基础上再购买少量器材,丰富器材种类,为少儿趣味田径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支持,一般常见的场地器材有少儿标枪、十字跳、接力棒、跨栏、云梯等。同时,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体育实际、趣味田径活动结合,进行合理分工,如,在跑步上,将“波浪形跑步”、“椭圆形跑步”、“蛇形跑步”等相结合;在跳方面,将“蛙跳”、“跳绳”、“跳皮筋”结合;在D形跳练习上,将“Z字形跳”、“蛇形跳”结合;在投掷练习上,包括跪姿投掷、单手投掷、双手投掷等。通过游戏化的组织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在开展少儿趣味田径时,还要重视人文素质的培育,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田径,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效果,还能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爱上学习,提升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而教师也需要在这过程中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具有针对性地展开趣味田径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他们更有效的收获体育知识,还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良华.基于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26):10-11.
[2]季征.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6):113-114.
[3]蔡军.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20(0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