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探析 吴莹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吴莹
[导读]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大体上较为稳定和统一的特点,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有所不同,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思想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发现他们的所长,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运用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进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吴莹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丹华小学  236800
【摘要】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都有大体上较为稳定和统一的特点,但是因为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接受的教育程度有所不同,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习惯,思想内容也有很大差异。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发现他们的所长,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运用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去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习进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性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34-01

        引言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离不开阅读教学,教师应立足学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运用不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体进步,助力全班学生阅读能力共生共长。
        一、什么是差异性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承认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以差异为基点,采用差异分层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法致力于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教学方式。差异性教学突破了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不再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是以生为本,尊重差异。分层设计的教学方案尽可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差异性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在阅读课开展前,教师不仅需要根据教学文本制定一个共性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共性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分层阅读目标。教师在分析评估学生阅读水平之前,应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有梯度的测评标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调动不同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二)考虑学生分层
        从学科天赋教学来看,班级学生可以分为拥有阅读天赋,拥有朗读天赋,拥有写作天赋,等等。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特性,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此种特点。发挥语文课堂的引导作用,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的学科教学为重要分层依据,将学生分为初期学生、中期学生、后期学生。对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案明显不同。对于拥有更多知识积累的三年级学生,教师应该应用更为严格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要求,促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完成发展。教师应该对高年级学生着重细节分析及写作能力的要求,对于初期阶段的学生则应在培养其学习能力前做好基础内容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认知产生大致的了解,着重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相关兴趣。考虑好学生的独立特性,发挥语文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虽然教师此时可能做不到面面俱到,但通过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三)教学资源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异军突起。面对不同层次的阅读教学目标和差异化的阅读教学内容,除了课堂这种学习模式,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如微课、微师、名师空中课堂等。这些不同的网络学习平台几乎都可以覆盖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检测全过程,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学习更加高效。
        (四)丰富课堂形式,创新教学方式
        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学者都认为如果可以掌握更多的教学法,丰富教学法的内容,那么他就可以更好地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如果教师所掌握的科学基础知识更加的广博,那么教学方法运用起来就会更加的自由和灵活,学生学起来也会更加的高效和有趣。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丰富课堂的形式,创新教学方式,使整个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比如通过利用教学工具或手工卡片来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的内容,或者通过多媒体演示或白板演示向同学们播放与文本相关的动画和视频,或是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总之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去拓宽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在教学形式的不断尝试中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差异化的教学与养成。
        (五)实行教学方案的合理分层
        小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方面,需要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为着眼点,对于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行分层,从而使教学方案及教学评价都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具体教学方法的设定方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依据学生不同层次,对于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思维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积极实现多样化教学,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实现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自我能力可以实现有效提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整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及发展,以便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依据学生心理及学习状况实行针对性评价,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评价更加公平公正,且更加具有合理性。具体而言,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内容,对于高层次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应当以激励为主,以实现学生的更好进步,而对于低层次学生,在实际评价中需要以鼓励为主,实现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为学生更好投入到学习中提供有效保障。
        结束语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创新和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只有在教学活动中理解学生的个性,观察学生的行为特点,不断引导其发掘内心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他们平等交流,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中实现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和理解,让每一个孩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领悟知识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雪莲.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6):217-218.
[2]库拉西•木汗.小学语文差异性教学的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林剑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差异性教学实践[J].家长,2020(02):7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