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田本军
[导读] 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存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意识上的差距,书本内容与实际需求上的差距,学校与社会培养方式方法上的差距。本文从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意识,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要更新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变措施。

田本军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  巫山  404700
【摘要】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存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意识上的差距,书本内容与实际需求上的差距,学校与社会培养方式方法上的差距。本文从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意识,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要更新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变措施。
【关键词】职业能力  培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44-01

        一、为何中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掊养
        职业是人类用来谋生的手段,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一份职业,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反映出社会的需要。职业能力是指人类从事职业时所必须的一种技术,是人类在学习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映出职业性质的技能,也表现出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意识形态等。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国工匠”所必须的要素。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公民,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勇于担当,能负责任,对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需要与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上的差距
        中职学校职业能力要“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重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学好技能,充分发挥出个人的潜能,以达到个体的价值;理想不等于现实,职业能力培养同需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一)、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意识上的差距。
        意识决定形态,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特别重要,中职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中职学生要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还应该有高尚的职业能力,中职学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有能力的社会有用之才。中职学校注重了技能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品德、意识形态认识不够,对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不够,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够明确;这些导致在培养观念上的差距。
        (二)、书本内容与实际需求上的差距。
        中职学校要强化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教育,要对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态度,意志行动进行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要靠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要符合人才发展规律,满足学生的职业认识,引导学生发挥自我潜力,促进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这些方面,学生的善恶美丑的辩别,优良品质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均与社会发展还有差距。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还不够,培训内容欠规范,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学校与社会培养方式方法上的差距。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多种方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在这些当中,家庭教育很重要,因为从小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受着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世界观等产生着熏陶和感化。学校教育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利用有利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中职学校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注重引导,实现课内集中训练,共同教育,对课外的个别教育做得不够,因材施教还存在很大问题,个人锻炼少,集体训练多,不适合学生个性的养成。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进行有效的结合,灌输式教育多,启发式教育少,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比较单一,形式僵化,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与全面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意识。
        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学生的思想理念;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只有确立了科学的理念,明确目标,才能全面育人,培养出具有个性的技能型人才。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够明确,这说明班主任对这方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要求班主任加强科学管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按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高度看待学生职业能力。班主任要制定培养计划,精心设计方案,在抓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组织学生实习实训时,要充分挖掘,展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意义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习惯,使他们为理想而奋斗,培养吃苦耐劳,工作严谨的作风,为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二)、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
        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是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必须将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融入到课程之中;利用教材和教学活动来体现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中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它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之中,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例如:结合学生乱丢乱扔现象进行提示“捡起一片纸屑,净化一次心灵”,或者说:“丢掉的是文明,捡起的是美德”,倡导“老实人做老实事,吃苦是能力,肯吃苦是素养”。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内容的职业性,避免“大、空”,努力做到“小、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班主任在加强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教育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搞清楚“我有多大能力,我该做什么事,我能做什么事”,这样深入了解职业,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确定职业理想和目标,制定人生规划。班主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付诸实施,做事求做好,做人不斤斤计较,从今天做,从小事做,从而来达到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方式方法要更新
        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在实习实训中,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中进行合作学习,班主任引导学生理解人和事,人和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情感沟通。班主任要想法拓宽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创新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法,要加强培养方法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中职学校还要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加强校企共同育人,让学生养成勤劳习惯,强化社会实践和学生实习体验教育。班主任还得加强学生品德的形成教育;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让他们感受和领会职业能力的价值,由知,情,意,行达到身心统一,体验感悟,把职业能力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出职业能力很强的社会建设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