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策略研究 梁光梅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梁光梅
[导读]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教学方法也比较刻板、单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根据素质教学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梁光梅   广西岑溪市第二小学
【摘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教学方法也比较刻板、单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应该根据素质教学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创建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15-01

        高年级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得到终身的收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为学生创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计算,充分的实现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社会信息化境也在逐步的开放,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层面越来越广泛,这也就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很多个性化的想法,所以,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紧紧的抓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进行教学,从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到有效提升,并且,由于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经常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不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数学这门学科不仅专业性非常强,而且数学知识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的限制,很难有效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数学知识,就会显得兴趣恹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明确的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只是单纯的完成知识的传输,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计算能力以及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3.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充分的发挥学习的主管性能,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也缺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1.巩固学生的基础计算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能够将计算过程写在纸上,并且鼓励学生采用列竖式的方式计算,从而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样也充分的体现了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



        在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计算中的进位、借位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重点的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于学生计算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让学生的困惑及时得到解答,这就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2.对错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师在批改学生数学计算题时,应该将学生出现的错题进行分类记录,并且找出典型的错题例子,在课堂中为学生进行重点的讲述,比如错误的计算方法、计算法则记忆不够清晰等,同时也要发现学生计算过程中的共同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准确的帮助学生纠正计算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计算过程,增加趣味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观念,不在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重点关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并且让学生体会计算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根据计算过程一举反三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充分的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知识竞赛的方式,以学生的计算过程作为主要的评分标准,并且设置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兴趣能够成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催化剂,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来说,因为马虎而出现计算错误使学生经常出现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能够养成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模拟考试后,让学生自己计算出因为马虎、粗心大意而丢失的计算分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的方式,召开自我批评大会,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自身不了习惯的影响,如书写不够规范、审题马虎、不检查等而造成计算出现错误,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也可以为学生展示计算正确率较高的学生的数学作业本或试卷等,使其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合理的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产生计算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的准确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重点,不再单一的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是对学生的计算过程中进行重点关注,并且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从而推动劝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某一题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能够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与合作意识,使学生终身受益。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准确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35.
[2]庄华荣.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45.
[3]潘广芹.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83.
[4]林桂洪.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02):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