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分析 黄洋姣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3期   作者:黄洋姣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黄洋姣   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天新小学  433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从传授型教学向引导型教学改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应关注教育教学本身需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而不是完成了多少课时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只是过程,而学习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因而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育难点与创新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难点;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128-01

        引言
        现如今,我国有百分之六十甚至更多的中小学校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没有准确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所采取的完全就是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大的,不仅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使学生对于学习语文产生厌烦心理,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当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我国很多小学在语文教学方面没有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对于任何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实现一个一个的小目标,最后才能实现总的目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没有具体目标,忽视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性,这就导致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没有侧重点,所有的都是一样的,学生自然而然也不能辨别哪个是重要的内容,哪个是需要了解的内容,严重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1.2教学方法单一
        单一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还是以自身为主导,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会将小学生当成不具备任何学习能力的基础阶段的学生。在新课改下,要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为主,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但实际上,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都是按照统一的教学流程完成任务,首先会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然后带着教材后面的问题寻找答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2.1加强教学互动
        语文知识是非常立体的,每个思考角度的不同都可以带来新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学生一起分析文章内涵,相互交换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对师生双方都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应用互动教学模式,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激发学生对知识海洋的探求,扩展知识的获得渠道。例如,在某语文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教材课文《少年中国说》一文为核心,与学生展开互动。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梦想,介绍自己去过的记忆深刻的美丽地方和触动内心的小故事,通过积极阐述自己对不同事物的想法和观点,和教师一起分析思考,从而学到了新的知识,建立了积极向上的社会观。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
        想象联想与想象是创新的原动力,而人脑只有对现有的认知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才能够拓宽认知的边界,形成创新观点与创新实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的构建能够促使认知材料丰富,并激发创新思维。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善于运用情境教学,利用动态元素加深学生对认知材料的直接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的需要,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形成想象。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进行语言引导,营造想象情境: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小兴安岭上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今天你能想象一下不同季节下小兴安岭中各类树木呈现出的颜色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的文字来共同探寻这座富饶而神秘的山岭吧!这样的情境将实际画面、文字以及学生想象相联系,通过想象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发展空间。
        2.3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因此教师应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器等设备,将信息技术与教材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们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语文课程。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单纯的文字描述更立体化、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文时,不少学生被作者字里行间所描绘出的小兴安岭的美所折服,但是这种对美的认知较为抽象,到底小兴安岭有多美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们播放了小兴安岭一年四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视频。随着视频的播放,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置身于小兴安岭去浏览与欣赏一幅幅美景。这种直观化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冲击无疑会留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也使得学生对小兴安岭的“美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原本的教学重难点得以轻松突破,教学质量也得以保障。这便是实施信息化教学对于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意义所在。
        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表现自己,突破自己,并且认识到在学习当中的不足。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皮天福.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相关研究[J].天津教育,2019(25):101-103.
[2]任纪菊.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38-139.
[3]徐新月.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有效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8(29):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